[实用新型]红外线反射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2844.X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顺利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J5/10;G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线反射镜,属于反射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反射镜它是一种利用反射定律工作的光学元件。反射镜按形状可分为平 面反射镜、球面反射镜和非球面反射镜三种;按反射程度,可分成全反反射镜和半透半反反射镜(又名分束镜)。过去制造反射镜时,常常在玻璃上镀银,它蹬制作标准工艺是:在高度抛光的衬底上真空蒸铝后,再镀上一氧化硅或氟化镁,特殊应用中,由于金属引起损失可由多层介质膜代替。因反射定律与光的频率无关,此种元件工作频带很宽,可达可见光频谱的紫外区和红外区,所以它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在光学玻璃的背面,通过真空镀膜镀一层金属银(或铝)薄膜,使入射光反射的光学元件。采用高反射比的反射镜可使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成倍提高;且是第一反射面反射,反射图像不失真,无重影,为前表面反射作用。如采用普通反射镜为第二反射面,不仅反射率低,对波长无选择性,而且易产生重影。而采用镀膜膜面反射镜,得到的图象不仅亮度高,而且精确无偏差,画质更清晰,色彩更逼真。前表面反射镜广泛为光学高保真扫描反射成像之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普通的反射镜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的需要,目前很多场所都使用红外线反光镜,参看图1,但目前的红外线感应所能感应到的角度大部分是110度,其缺点是如果物体站在110度角度之外的话就没办法感应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红外线反射镜。
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反射镜,它包含菲涅尔透镜、感应器后外壳、反射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器电路板和感应器前外壳;感应器前外壳的后侧卡接有感应器后外壳组成壳体,感应器前外壳的上表面卡接有菲涅尔透镜,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电路板,感应器电路板上设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上部设置有反射镜,且反射镜设置在菲涅尔透镜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菲涅尔透镜的两边的外侧和两端均设置有防震垫。在反射镜搬动或者运输时可以防止剧烈的震动将菲涅尔透镜震坏。
作为优选,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位置与反射镜的中心点位置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的感应器后外壳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感应器前外壳的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反射镜为表面电镀银色亮面的电镀型反射镜,具有专门反射红外线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它结构新颖,在红外传感器的上部设置有反射镜,可以将感应角度由110度增大到180度到220度,增加了感应范围,减少了盲区,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产品感应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感应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反射镜的反射原理图。
图中:1-菲涅尔透镜;2-感应器后外壳;3-反射镜;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5-感应器电路板;6-感应器前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菲涅尔透镜1、感应器后外壳2、反射镜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感应器电路板5和感应器前外壳6;感应器前外壳6的后侧卡接有感应器后外壳2组成壳体,感应器前外壳6的上表面卡接有菲涅尔透镜1,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感应器电路板5,感应器电路板5上设置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的上部设置有反射镜3,且反射镜3设置在菲涅尔透镜1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菲涅尔透镜1的两边的外侧和两端均设置有防震垫7。在反射镜搬动或者运输时可以防止剧烈的震动将菲涅尔透镜震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4的位置与反射镜3的中心点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感应器后外壳2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感应器前外壳6的后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反射镜3为表面电镀银色亮面的电镀型反射镜,具有专门反射红外线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顺利,未经杨顺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28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降噪音吸尘装置的钻枪装置
- 下一篇:镗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