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PPR管材连续式降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4152.9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徐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挺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11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ppr 管材 连续 降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管材设备上的大型PPR管材连续式降温结构。
背景技术
PPR管材与传统的铸铁管、镀锌钢管、水泥管等管道相比,具有节能节材、环保、轻质高强、耐腐蚀、内壁光滑不结垢、施工和维修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乡给排水、城市燃气、电力和光缆护套、工业流体输送、农业灌溉等建筑业、市政、工业和农业领域。
近几年,随着建筑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农业和工业等行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加大,中国PPR管材行业呈现出了高速发展态势。2009年塑料管道生产量为580.4万吨,同比增长18.9%,2010年1-9月塑料管道生产量552.8万吨,同比增长28.23%。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环保、健康、耐用等方面的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塑料管道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水平不断提高,行业的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品牌规模企业不断增多,新材料、新结构品种不断涌现,先进的系统设计理念层出不穷,产品的功能性更加明显、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宽。分析认为,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占有率2013年在所有管道中的比例已经超过30%。
到2015年,在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85%采用塑料 管,建筑雨水排水管80%采用塑料管,城市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50%,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85%采用塑料管,城市供水管道(DN400mm以下)80%采用塑料管,村镇供水管道90%采用塑料管,城市燃气塑料管(中低压管)的应用量达到40%,建筑电线穿线护套管90%采用塑料管。据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管道生产量将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预期全国塑料管道生产量将接近1200万吨,塑料管道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超过60%。市场上管材生产过程中,从挤压机中出来的管材表面温度很高,若不及时进行降温,很容易与运输装置之间形成一定的粘连,导致管材表面不光滑,影响美观度,整体的管材生产机在结构上有待改进;目前市场有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大型PPR管材连续式降温结构,迅速降低管材表面的温度,不影响后续的管材运输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大型PPR管材连续式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包括一水箱,在所述水箱两端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接一环形管和接水池,所述环形管的内壁形成出口,在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环形管之间形成水泵,所述接水池设置在所述环形管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降温装置包括圆筒形吹风体,以及与圆筒形吹风体连接的冷却风机,在所述圆筒形吹风体的一端形成锥形体,所述圆筒形吹风体的内壁上形成多个倾斜式风口,所述风口为椭圆形;在所述锥形体的另一端设有圆筒形延伸 体,所述延伸体的长度在50-100cm。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和所述第二降温装置之间设有一上下对侧设置的风机。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风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15-30度。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风口的面积为10-20cm2。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环形管的两端形成缩口,这样的设置,可以在环形管内形成一定的积水,用于降低管材温度。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优选,在所述环形管的壁体上形成多个水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迅速降低管材表面的温度,在机架上设置了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包括一水箱,在所述水箱两端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接一环形管和接水池,所述环形管的内壁形成出口,在所述循环管道与所述环形管之间形成水泵,所述接水池设置在所述环形管的正下方;通过水冷却管材表面的温度,水泵产生一定的水冲力,不仅可以冲洗管材外表面,而且可以降低温度,冷却效果明显。为了节约成本,采用水循环,在环形管正下方设了接水池,借助水泵抽水至水箱,并从出口处喷出,形成迅速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挺,未经徐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