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陶瓷坯体自动修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4553.4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4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伟珍 |
主分类号: | B28B11/18 | 分类号: | B28B11/18;B28B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8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坯体自动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是以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为主要原料的各种制品。人们把一种陶土制作成的在专门的窑炉中高温烧制的物品叫陶瓷,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 ( 如粘土、石英等 ),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陶瓷坯体在成型后需要经过修边装置对其进行修边处理,虽然现有技术中有陶瓷坯体修边装置,但其基本是单个进行修边,无法进行流水式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陶瓷坯体自动修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陶瓷坯体自动修边装置,包括传送带,所述的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托架,其一侧设置有修边机构,所述的旋转托架包括位于下方的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上转动设置有立柱,所述的立柱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以及托盘,所述的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的托盘的下方,所述的修边机构包括滑座,所述的滑座靠近所述的传送带一侧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以及修边刮板,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驱动齿轮相配合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的滑座由气缸驱动,所述的修边机构的前侧设置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与所述的气缸的控制器相连接。
为了防止旋转托架在修边时窜动而造成修边误差,作为优选地,所述的定位座与所述的传送带之间通过定位机构相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滑座上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的主动齿轮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端部,所述的修边刮板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端部。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前方。
为了提高修边精度,作为优选地,所述的修边刮板呈弧形。
为了更好地对陶瓷坯体进行定位,而不造成其变形,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托盘上设置有真空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将成型后的陶瓷坯体置于托盘上,通过传送带输送,传感器感应到旋转托架后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气缸带动滑座移动,主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配合,带动立柱转动,从而托盘转动,修边刮板对陶瓷坯体进行修边,其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旋转托架示意图。
其中:1、传送带;2、定位座;3、立柱;4、驱动齿轮;5、托盘;6、滑座;7、主动齿轮;8、修边刮板;9、气缸;10、传感器;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真空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陶瓷坯体自动修边装置,包括传送带1,传送带1上设置有若干旋转托架,其一侧设置有修边机构,旋转托架包括位于下方的定位座2,定位座2上转动设置有立柱3,立柱3上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4以及托盘5,驱动齿轮4位于托盘5的下方,修边机构包括滑座6,滑座6靠近传送带1一侧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7以及修边刮板8,修边刮板8呈弧形,主动齿轮7与驱动齿轮4相配合且由电机驱动转动,滑座6由气缸9驱动,修边机构的前侧设置有传感器10,传感器10与气缸9的控制器相连接。
无图示,定位座2与传送带1之间通过定位机构相连接,定位机构不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要点,只要是能够将两者定位的机构都能在此使用,如定位机构包括开设于定位座2两侧的插孔、与相应侧的插孔相配合的锁板,所述的锁板的一端与所述的插孔相配合,锁板的另一端具有与传送带1的边缘部相配合的钩形部。
如图1所示,为了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以及电机的放置空间,滑座6上平行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1以及第二支撑杆12,主动齿轮7位于第一支撑杆11的端部,修边刮板8位于第二支撑杆12的端部,第一支撑杆11位于第二支撑杆12的前方。
为了更好的将陶瓷坯体进行定位的同时不会造成其变形,优化的实施方式为托盘5上设置有真空吸盘13,通过负压将陶瓷坯体吸附于托盘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伟珍,未经王伟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5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岭土大型搅拌池
- 下一篇:一种节能板材表面刮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