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电池极耳面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4684.2 | 申请日: | 201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3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建良;谭春华;段红坤;赵悠曼;乔亚飞;宇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周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电池 极耳面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圆柱电池极耳面垫。
背景技术
储能及动力电池市场的迫切需求,迫切需要大量高安全性单体电芯组合,才能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性。
动力型圆柱结构锂离子,要求低内阻,倍率性能优良,高安全,长寿命。动力电池极片结构方面常采用正极片结构在中间,或采用一只正极耳在头部,另一只极耳在中间的结构。以上结构极片经过卷绕后会有一只极耳偏心的位于卷芯非中轴位置;极耳处于卷芯偏心的非中轴位置,在将极耳激光焊盖帽过程中,极耳弯折竖起后压盖帽,极耳本来偏心设置,弯折后可能与钢壳靠的很近,一旦极耳与盖帽脱离,极耳与钢壳距离变近,容易发生碰触,引发电池内部短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针对目前锂离子圆柱电池偏心非中轴设置的极耳容易碰触钢壳发生短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圆柱电池极耳面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柱电池极耳面垫,所述面垫为一圆盘,圆盘在偏心位处设置一极耳伸出孔,圆盘大致中心位置处设置一极耳定位片。
较佳的,所述的极耳定位片为一长条片,长条片设置一与圆盘断开的自由端。
较佳的,所述圆盘在极耳定位片远离极耳伸出孔的一侧的设置一夹持镂空位。
较佳的,所述圆盘外侧设置吸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极耳面垫,所述面垫为一圆盘,圆盘在偏心位处设置一极耳伸出孔,圆盘大致中心位置处设置一极耳定位片;卷绕后的电池入壳,置入面垫,偏心的极耳从面垫的极耳伸出孔穿出,滚槽前将极耳有序压至极耳定位片方向;电芯烘烤注液后,激光焊盖帽前用镊子先将极耳沿极耳定位片进行弯折竖起,极耳定位片并对极耳定位,使极耳基本上处于中心轴位置,远离钢壳位置;即使极耳与盖帽脱离,也不容易与钢壳接触,避免电池发生内部短路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极耳穿设过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一种圆柱电池极耳面垫,所述面垫为一圆盘1,圆盘1在偏心位处设置一极耳伸出孔2,圆盘1大致中心位置处设置一极耳定位片3,面垫一般为塑胶材质形成,PP、ABS等均可,可以注塑或薄片冲压、刀模生产形成。
极耳定位片3为一长条片,长条片设置一与圆盘1断开的自由端31,使用自由端31掀开后压住极耳5以便对极耳5进行定位。
圆盘1在极耳定位片3远离极耳伸出孔2的一侧设置一夹持镂空位4,通过镂空位4便于夹持极耳方便弯折。
圆盘1外侧设置吸液孔6,以便电池内部渗液。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极耳面垫在使用时,卷绕后的电池入壳,置入面垫,偏心的极耳从面垫的极耳伸出孔2穿出,滚槽前将极耳有序压至极耳定位片3方向;电芯烘烤注液后,激光焊盖帽前用镊子先将极耳5沿极耳定位片3进行弯折竖起(如图2所示,其中虚线表示为极耳5未弯折竖起时的示意图),极耳定位片3并对极耳定位,使极耳基本上处于中心轴位置,远离钢壳位置;即使极耳与盖帽脱离,也不容易与钢壳接触,避免电池发生内部短路风险。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46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馈电型同轴避雷器
- 下一篇:电池模组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