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8207.3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季海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3;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模。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的生产中都有模具的身影,模具在大批量的生产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速度,带动着现代化工业的飞速发展。
在模具的过程,为了能够使得注塑产品能够在注塑完成后,快速的完成出料、落料的工作,现有的模具中都加设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顶针板和顶针,在开模的过程中,顶针板与顶针一端相抵触,使得顶针的另一端与注塑完成后的产品内壁相抵触,并且通过顶针板的作用将顶针头向定模方向顶出,使得产品能够脱离动模型芯,但是在脱模的过程中,一下形状复杂的产品在脱离动模型芯后,还能能挂在顶针上,不能快速的脱离顶针,这样需要人工继续干扰操作使得产品能够脱离顶针,这样不仅仅会给操作工人在工作操作中带来安全隐患,而且可能在操作时,会划伤动模型芯和定模型腔的表面,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过程,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工作效率,延长产品的生产时间,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在无形之中,就给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该注塑模上设有吹出装置,方便顺利脱模,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包括定模座板、动模板、支撑板、定模扳、推杆、推杆固定板、推板和动模座板,所述定模扳与定模座板相连,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型芯,所述定模扳上设有与型芯相配合的型腔,所述推杆和推杆固定板相连,所述推杆固定板与推板相连,所述推板与动模座板相连,所述动模板内设有吹出装置,所述吹出装置包括缸体、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体竖直地设置在动模板内,所述缸体相对推板一端延伸至支撑板外且与外界相通,所述活塞滑动地设置在缸体内,所述活塞杆一端固设有在活塞上,另一端设在推板上,所述动模内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分别与缸体和型腔相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开口朝向定模扳,所述型芯上设有密封出风通道开口的单向开关,所述活塞上设有补气通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单向开关包括设置在出风通道开口处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相对任一推杆一侧设有顶压杆,所述推杆上设有顶压槽,所述动模板内设有与出风通道开口和顶压槽相通的通孔,所述顶压杆一端穿过通孔顶设在顶压槽内,所述出风通道相对顶压杆另一侧内壁上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壁为从定模扳一侧至动模板一侧朝收纳槽开口处另一侧倾斜,所述收纳槽相对动模座板一侧的内壁与密封块之间固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顶压槽相对动模座板一侧的内壁为与收纳槽的底壁倾斜方向相同且与密封块相抵触,所述密封块外端与型芯上端面相齐平。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活塞杆与推板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推板上设有相应的螺纹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设置顶压槽的推杆上设有供顶压杆轴向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与顶压槽相通,所述滑槽设置在顶压槽与动模座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开模的时候,定模板与动模板相分离,注塑机上的顶杆推动推杆固定板往上移动从而使顶杆将产品从型芯上顶出,在这过程中,推板也会推动活塞杆往上移动从而使活塞在缸体内压缩空气,单向开关打开,出风通道的开口处就会吹出风来,对于那些还挂在推杆上的产品就会被吹出的风给吹落 ,从而实现了产品的顺利脱模,不需要人为地去取件,更加安全方便,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用气吹出,对产品的影响小,不会摔坏到产品,且活塞往复运动的动力是注塑机提供的,这样就不需要在再去增设动力装置,节能环保,结构简单,同时推杆和活塞杆在推板的作用下是同时运动,产品被顶出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吹气,整个结构的协调性好,出风通道的开口是正对产品,吹出的风更容易将产品吹落,从而更能实现产品的顺利脱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模实施例脱模开模的结构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定模座板;2、动模板;3、支撑板;4、定模扳;5、推杆;6、推杆固定板;7、推板;8、动模座板;9、型芯;10、型腔;11、吹出装置;111、缸体;112、活塞;113、活塞杆;114、出风通道;12、单向开关;121、密封块;122、顶压杆;123、顶压槽;124、通孔;125、收纳槽;126、压缩弹簧;13、补气通孔;14、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注塑模注塑模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未经浙江黄岩红旗塑料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8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