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437.1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朝勇;崔杰;谭平;黄襄云;马玉宏;陈洋洋;周福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位移 传感器 转换 放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伪静力的试验方法测试隔震橡胶支座等的竖向刚度时,其位移一般采用精度非常高的接触时位移传感器,其测得的信号经信号线传输到电脑中记录成可读写的数据文件,采用程序处理及可求得支座的竖向刚度,但有的隔震橡胶支座高度较小,而接触时位移传感器其自身的高度就已超过支座的高度,对此类支座竖向刚度的测试会出现因传感器无法放入导致不能测试的情况;对于硬度或刚度比较大的支座类试件,其竖向刚度可能较大,在竖向力加载的情况下,其竖向位移会非常小,采用上述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可能无法测出,而进口的超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非常昂贵。
对上述第一个问题,如果开发出一种转换装置,将竖向位移等效转化为水平位移,同时将接触式位移计水平放置,位移传感器即可测出相应的位移。对上述第二个问题,借鉴第一个问题的思路,将竖向位移转换为水平位移,同时将其放大n倍,即可方便测试所需的微小位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可以将竖向位移转换成水平位移,同时如竖向位移较小,加设放大装置,利用平放的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测试出所需要的位移值。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滑动设置有转换斜面体,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一水平位移计,所述水平位移计与转换斜面体的竖直面抵接,还包括一竖向指针,所述竖向指针与所述转换斜面体的倾斜面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换斜面体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45°。
其中,所述转换斜面体的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小于45°。
其中,所述底座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竖向挡板,所述两个竖向挡板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用于承载转换斜面体的滑杆。
其中,所述转换斜面体开设有用于所述滑杆穿过的杆孔。
其中,所述水平位移计包括位移计本体及设置在该位移计本体上的探针,所述位移计本体通过一垫板与底座连接,所述探针与转换斜面体的竖直面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探针为设置有弹簧的探针。
其中,所述竖向指针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座及竖向臂,所述竖向臂的末端与转换斜面体的倾斜面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竖向臂的末端设置有滚轮,所述竖向臂通过该滚轮与转换斜面体的倾斜面滚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可以用在支座等试件高度非常小或竖向变形非常小的伪静力试验中,同时也可用到拟动力、地震模拟试验中,并可用到静力试验中,应用范围广泛,实用性强。
2、该装置直接安装在支座等试件的周边,装置的竖向指针及底座分别与设备的上下底板螺栓或磁铁相连,可以重复多次使用。
3、该装置可以通过采用螺栓或磁铁与设备上、下板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4、该转换装置可以将竖向位移等量转换层水平位移,其放大装置可以设置不同的端部高度与斜面水平投影长度的比值来调整放大系数。
5、该装置构清晰,简单明了,易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转换斜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位移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指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转换斜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位移传感器转换及放大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底板;12-竖向挡板;13-滑杆;2-转换斜面体;21-竖直面;22-倾斜 面;23-杆孔;3-水平位移计;31-位移计本体;32-探针;33-垫板;4-竖向指针;41-连接座;42-竖向臂;43-滚轮;5-上底板;6-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静电水雾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漆雾处理的喷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