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躺两用办公椅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89965.7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8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13/00 | 分类号: | A47C13/00;A47C7/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办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椅子,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快捷转换坐、躺两用办公椅。
背景技术
一般办公室办公面积相对狭小,大多数上班族没有午休的条件,只能坐在办公椅上或趴在办公桌上小憩片刻。普通办公椅的椅背是无法调整角度的,市场上也有装备角调器的椅子,但设计结构多相对复杂、成本高,很难具有结构简单,椅背角度自由调整、快捷收放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坐、躺两用办公椅,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快速调整、收放,使得椅子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自由调整到躺椅状态,方便午休。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坐、躺两用办公椅,包括椅座、椅脚、椅背,所述椅座和椅背分体设计,两者利用角调器固定,所述角调器固定安装在椅座两侧后方,角调器上方90°、135°、180°方向分别设有嵌入槽,椅背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插件钢板,插件钢板匹配卡插在嵌入槽内;椅背背面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凹槽,凹槽上端分别固定一个支撑柱嵌入器,支撑柱隐藏于凹槽内,或一端插装在嵌入器内,另一端置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嵌入槽与插件钢板上分别设有匹配的插销孔,插销插入插销孔中加固连接椅背与椅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翻压在椅座上方的置脚板,置脚板与椅座前端铰链连接,椅座底部设有抽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改进方案是,所述椅座底部两侧设有拉槽,置脚板两侧滑动安装在拉槽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柱为套筒结构,收缩时长度与椅脚高度一致,伸张时长度增加一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快速调整、收放,使得椅子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自由调整到躺椅状态,主要为了解决在办公室等有限条件下员工的午休或临时休息问题,使其在有限的客观条件下,能够更好地利用好短暂的午休时间,保证充足的精力,更好地投入下午紧张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180°躺椅状态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坐椅状态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椅背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抽拉式置腿板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椅座1、椅脚2、椅背3,角调器4、支撑柱5及置脚板6,所述椅座1和椅背3分体设计,两者利用角调器4固定,所述角调器4固定安装在椅座1两侧后方,角调器4上方90°、135°、180°方向分别设有嵌入槽41,椅背3下端两侧分别设有插件钢板31,插件钢板31可选择性的匹配卡插在嵌入槽41内,形成椅背3与椅座1三种角度状态,嵌入槽41与插件钢板31上分别设有匹配的插销孔,插销插入插销孔中加固连接椅背与椅座;平时椅背3处于90°状态,当需要调整为135°、180°状态时,只需拔出插销,拔出椅背,再插入相应角度嵌入槽41内,并用插销固定即可;椅背3背面两侧分别设有支撑柱凹槽32,凹槽32内上端分别固定一个支撑柱嵌入器33,椅背3处于90°时,支撑柱5隐藏于凹槽32内,当处于135°、180°状态时,将支撑柱5一端插装在嵌入器33内,另一端置于地面上。所述支撑柱5为套筒结构,椅背180°状态时处于收缩时长度,与椅脚高度一致;椅背135°状态时处于伸张时长度,调节增加一倍长度适应椅背离地高度。
还包括置脚板6,一种结构是置脚板6与椅座1前端铰链连接,90°坐椅状态时,置脚板翻压在椅座上方;135°或180°躺椅状态时,抽出椅座1底部设置的抽拉支撑板7,再将置脚板6向前掀起放平在支撑板7上即可。
如图4所示,另一种抽拉式置脚板结构,所述椅座1底部两侧设有拉槽11,置脚板6两侧滑动安装在拉槽11内。平时90°坐椅状态时,置脚板6收放在椅座1底部下方;135°或180°躺椅状态时,拉出置脚板6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89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