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038.7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豫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豫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B7/07;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采集 雨水 城市 绿化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部分城市中,对雨水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下水道排放到自然水系中,这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雨水冲刷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后会带有大量污染物,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系中,会引发污染;(2)面对暴雨时,城市的排水压力大,容易造成内涝;(3)雨水实际也是一种淡水资源,直接排放过于浪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生物滞留技术,其利用植物种植系统来滞留雨水并去除雨水径流中的沉积物、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物和另一些污染物,现有的生物滞留技术一般有土壤层、虑砂层和集水层构成,土壤层即用于种植植物,也作为雨水过滤介质,虑砂层主要用于将土壤层和集水层隔离开来,避免土壤进入集水层中,集水层有些情况下也嵌入虑砂层中。随着雨水流经土壤层(过滤介质)去除污染物或营养物的方法。微生物在土壤层中生长增强了对流经土壤层的雨水中的污染物的滞留和降解。此外,在过滤介质中生长的植物的根还为生物膜生长提供表面,植物从该表面摄取营养物,从而将它们从过滤介质中去除。此外,植物根上的有益菌将可溶性污染物转化成无害形式。因此,生物滞留是环保型的水处理,其不使用有害或有毒的化学物质。然而,现有的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1)基于成本。植物根部生长能力等因数,土壤层的深度有限,雨水流经的净化路径也一样有限,因此经常出现雨水流过土壤层后仍未被充分净化就排入自然水系中;(2)由于降水是不确定的,因此在没有降水的时候,生物滞留系统的净化作用未能发挥,而且还需要对植物浇灌和维护,特别是在植物植株比较幼小时,浇灌频次高,维护成本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发挥生物滞留系统的净化作用,既能确保雨水被充分净化,同时又能够减少维护成本的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包括蓄水室、气候监测站和嵌入于土壤中且顶端开口的生物滞留箱、所述生物滞留箱由上往下依次填充有缓冲层、种植土层和虑砂层,所述缓冲层的高度低于所述生物滞留箱的顶端开口高度,以在缓冲层上方形成积水层,所述虑砂层中或者虑砂层下方设置有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连通至所述蓄水室,所述蓄水室设置有泵浦管道和排水阀门,所述泵浦管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生物滞留箱的积水层,所述排水阀门经管道连接至自然水系,所述蓄水室中设置有水质传感器,所述蓄水室根据所述气候监测站和水质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来控制所述泵浦管道和排水阀门的关闭/开启。
其中,所述生物滞留箱的积水层的侧面开设有溢水口,所述溢水口连通至城市地下污水道。
其中,所述生物滞留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中的网孔板,所述网孔板将箱体分隔为填充室和集水室,所述集水室中布设有集水管道,所述填充室用于填充所述冲层、种植土层和虑砂层。
其中,所述箱体和网孔板由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蓄水室埋设于所述生物滞留箱的下方。
其中,还包括实时监测所述种植土层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所述蓄水室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控制所述泵浦管道和/或排水阀门的关闭。
其中,包括不少于两个相互独立的生物滞留箱,所有生物滞留箱共用同一蓄水室和气候监测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该绿化带增设了蓄水室和气候监测站,生物滞留箱过滤后的雨水并不直接排入自然水系中,而是存储进蓄水室中,蓄水室中设置有水质传感器,在水质传感器检测到水质达标后才开启排水阀门将水排放至自然水系,如果水质不达标,则通过泵浦管道将水泵浦到生物滞留箱的积水层中,让雨水再一次流过生物滞留箱以进一步净化,直到雨水水质达标,此外,通过气候监测站检测气候情况,根据气候情况合理启用泵浦管道,即可达到在净化雨水的同时进行浇灌的目的,实现自动浇灌;因此,只要结合气候监测站和水质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合理控制所述泵浦管道和排水阀门的关闭/开启,即可充分发挥生物滞留系统的净化作用,达到既能确保雨水被充分净化,同时又能够减少维护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采集雨水的城市绿化带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豫,未经张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