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型可变光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266.4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9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郭仁祥;蔡义炜;李道斌;曾应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美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可变 衰减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衰减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光纤型可变光衰减器。
背景技术
光衰减器是随着光通讯产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纤维光学的无源器件,用于对输入光功率的衰减,避免了由于输入光功率超强而使光接收机产生的失真,可用于多种方面,其用量大。按照光衰减器的工作原理,其可分为很多种,譬如位移型、衰减片型等。这些光衰减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譬如:结构复杂,使得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型可变光衰减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光纤型可变光衰减器,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的光纤,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对光纤弯曲度进行调整的弯曲调整装置,所述的弯曲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拉伸装置和与第一拉伸装置伸缩方向相平行的第二拉伸装置,所述的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均包括套在光纤外的圆环、用于控制圆环移动的调节杆和固定在圆环上对光纤弯曲度进行限制的限位条,所述的限位条呈弧形,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对调节杆位移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的原理为光纤弯曲时会产生光纤弯损耗,实现对光纤中光信号的调节,实现连续可调的光衰减。利用弯曲调整装置对光纤的弯曲度进行调节,即实现对光纤的光信号的调节。第一拉伸装置的拉伸杆通过移动可调整圆环的位置,即对光纤的弯曲度进行调整。第二拉伸装置的拉伸杆与第一拉伸装置的拉伸杆平行,利用第二拉伸装置的拉伸杆移动方向与第一拉伸装置的拉伸杆的移动方向不一致,即可实现对光纤的两次弯曲,即增加弯曲量,利用第二拉伸装置的拉伸杆与第一拉伸装置的拉伸杆移动距离,即可调节光纤的弯曲度。限位条对光纤的弯曲度进行限制,避免光纤过度弯曲,对光纤弯曲度的可恢复性造成破坏,即避免光纤弯曲时产生的弯曲度过小,甚至到0度的状况。限位条成弧形,使得光纤的夹角在限位条的弧度范围内,对光纤进行保护。限位装置对调节杆的位移进行使得调节杆的移动能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仅利用调节杆和圆环就可实现对光纤的弯曲,利用限位条对光纤进行保护,其结构简单;调节杆、圆环、限位条为本实用新型的重要部件,其制造成本低廉,使得整个光衰减器的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条有两个,分别位于圆环直径的两端。由于调节杆的移动方向有两个,即两个相反的方向,利用两个限位条对光纤进行保护,即不管调节杆向哪个方向移动,限位条都能对光纤进行保护。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上设置有孔,所述的调节杆位于孔内。调节杆设在外壳上,与外壳有一个连接点,由于调节杆是可移动的,一个连接点不能很好的保证其移动的稳定性,也不能保证调节杆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移动。利用限位板,增加一个连接点,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能确保调节杆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调节杆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设置在外壳上。利用螺纹的连接方式,即便于对调节杆进行移动,也便于对调节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调节杆和圆环对光纤的弯曲度进行调节,,利用限位条对光纤进行保护,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外壳;2、光纤;3、调节杆;4、圆环;5、限位条;6、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光纤型可变光衰减器,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的光纤2,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有对光纤弯曲度进行调整的弯曲调整装置,所述的弯曲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拉伸装置和与第一拉伸装置伸缩方向相平行的第二拉伸装置,所述的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二拉伸装置均包括套在光纤2外的圆环4、用于控制圆环4移动的调节杆3和固定在圆环4上对光纤2弯曲度进行限制的限位条5,所述的限位条5呈弧形,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有对调节杆3位移进行限制的限位装置6。未对光纤的衰减度进行调节时,光纤为直的,即如图1所示的结构。利用第一拉伸装置和与第一拉伸装置的拉伸杆调节光纤的弯曲度,光纤变成弯曲的,如图2所示的结构。第一拉伸装置和第一拉伸装置对光纤的拉伸方向相反,调节效果更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美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美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行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后部运输与储物空间可变式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