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571.3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樊金波;孙凤军;许建华;李斌;林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02;H01R13/46;H01R4/2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卡接偏位位 移防 簧片 idc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电子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
背景技术
在电通信技术中,线缆的接线和分离主要依靠配线装置来实现,随着电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配线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配线的装置的总类也越来越多,配线装置的主要用于电话和数据的接线和分离,在配线装置上设置有多个接线模块,接线模块上安装有簧片,通过簧片刺破线皮从而实现电连接,这里现有的簧片的结构虽然在卡线时容易将线缆卡入槽内,但是又容易从卡槽中脱出,影响其正常的使用,同时进行卡线时,配线装置内的簧片与线是处于垂直方向的,这样不容易刺破线皮,难以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卡线方便、防止脱出的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包括IDC卡线模块塑件以及设置在IDC卡线模块塑件上的簧片,所述的IDC卡线模块塑件上设置有卡入块,在卡入块之间开设有容置槽,所述的簧片安装在容置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置槽包括斜卡入定位部以及线缆放入口部,所述的簧片包括簧片主体以及设置在簧片主体下的连接头,斜卡入定位部下部呈中空设置,所述的簧片主体斜向安装在斜卡入定位部上,且连接头从斜卡入定位部下部中空位置伸出,当打线通过线缆放入口部卡入后簧片与线位形成的角度处于35度到50度之间。
为优化上述方案采取的措施具体包括: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斜卡入定位部包括端部斜向挡边、侧向支撑挡边以及支撑底座,所述的簧片主体整体斜向位于支撑底座上,所述的侧向支撑挡板整体上下方向抵挡住簧片主体,所述的端部斜向挡边左右斜向方向挡在簧片主体的外侧边沿上。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簧片包括两片簧片主体以及设置在簧片主体下的连接头,所述的两片簧片主体之间开设有卡槽,所述的卡槽上具有偏位位移防脱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卡槽由上而下包括入口端部、剪缝部以及末端弹性变形槽部,所述的偏位位移防脱结构设置在入口端部位置处,所述的剪缝部的开口间隙小于末端弹性变形槽部的开口间隙。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末端弹性变形槽部为呈椭圆形的槽。这样就使得末端弹性变形槽部槽更加宽,造成边上的铜就比上面的窄,从而就会产生弹性变形。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偏位位移防脱结构由斜滑入部和防脱头部组成,所述的斜滑入部位于一侧的簧片主体的顶端上且具有向剪缝部引导的滑入斜面,防脱头部位于另一侧的簧片主体的顶端上且具有向斜滑入部侧偏位延伸凸出的防脱挡头。
在上述的一种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中,所述的入口端部的开口间隙大小大于剪缝部的开口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偏位位移防脱结构不仅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线缆卡入卡槽,实现了防脱,防脱性好,可以顺利的刺破线皮,保证了良好的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2、通过使得簧片与线位形成斜角度方向,使簧片更加容易用尖角刺破线皮,因此线皮的刺破性更佳,刺破线皮可靠性也更好;
3、当客户把线打入后,簧片与线的防拉作用面积比现有垂直的那种更大,因此电线防脱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簧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簧片安装在IDC模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簧片安装在IDC模块上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带卡接偏位位移防脱簧片的IDC模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IDC卡线模块塑件1;容置槽2;簧片3;簧片主体4;连接头5;卡槽6;偏位位移防脱结构7;入口端部8;剪缝部9;末端弹性变形槽部10;斜滑入部11;防脱头部12;滑入斜面13;防脱挡头14;卡入块15;斜卡入定位部16;线缆放入口部17;端部斜向挡边18;侧向支撑挡边19;支撑底座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水制造装置
- 下一篇:精简角位移应变监测受损索载荷递进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