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0873.0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于绍峰;郭茂林;孙国晖;李十放;侯娜;牛湛涛;关雨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减速器 总成 主动 齿轮 支承 轴承 润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润滑结构,属于汽车制造业,适用于上偏置式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对于发动机纵置的全驱车,其动力总成的动力通过分动器、传动轴分配给前、后驱动桥总成,前、后驱动桥传动轴的旋转方向是一致的,即按照整车方向从后向前看是逆时针方向。同时为提高驱动桥能力,主减速总成采用轮齿齿廓为准双曲面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相对于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需要合理的偏置距。为保证主减速器总成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正向啮合,主动锥齿轮必须为上偏置结构,即主动锥齿轮位于从动锥齿轮旋转中心的上方,同时动力是通过传动轴从后侧的分动器传给前驱动桥总成的,则主动锥齿轮位于从动锥齿轮旋转中心的后方,从动锥齿轮按照整车前进的方向旋转,通过常规的接油结构很难实现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充分的润滑和散热。目前市场上的该结构的主减速器总成通常采用提高润滑油油量或其它复杂结构,来实现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的润滑和散热。提高润滑油油量,降低了主减速器总成的效率,提高了发热量,不利于主减速器总成的性能,也增加了主减速器总成的成本和重量,采用复杂结构,同样增加了主减速器总成的重量和成本,两者均不是实现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的润滑和散热的理想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润滑结构,其润滑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通过增加润滑油油量或其他复杂结构等办法润滑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所带来的效率降低、热量增加、主减速器总成结构复杂和成本的增加等问题,保证了主减速器总成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减速器壳后端从动锥齿轮的位置开有进油道,进油道走向为从从动锥齿轮处起由下至上倾斜到主减速器壳前端,主减速器壳的进油道临近从动锥齿轮的一端处有凸起,凸起贴近从动锥齿轮的外圈,进油道位于主减速器壳的一端位置开有两个横向的进油口,进油道通过进油口连接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进油口末端连接回油道。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其润滑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通过增加润滑油油量或其他复杂结构等办法润滑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所带来的效率降低、热量增加、主减速器总成结构复杂和成本的增加等问题,保证了主减速器总成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前驱动桥主减速器总成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主减速器壳1后端从动锥齿轮6的位置开有进油道3,进油道3走向为从从动锥齿轮6处起由下至上倾斜到主减速器壳1前端,主减速器壳1的进油道3临近从动锥齿轮6的一端处有凸起2,凸起2贴近从动锥齿轮6的外圈,进油道3位于主减速器壳1的一端位置开有两个横向的进油口4,进油道3通过进油口4连接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7,进油口4末端连接回油道5。
主减速器总成的主减速器壳1上按照从动锥齿轮6的旋转方向设置的专门的润滑结构。当从动锥齿轮6高速旋转搅动润滑油时,会在从动锥齿轮的圆周形成较厚的油环,具有集油功能的凸起2将从动锥齿轮圆周上的润滑油刮下,使润滑油按照惯性沿着进油道3,通过进油口4,进入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7周围的空腔内,润滑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7,同时设置回油道5,实现主动锥齿轮轴承7之间的贯通,多余的润滑油通过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内部的间隙返回到主减速器总成的空腔内,带走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主动锥齿轮支承轴承的润滑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0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模具
- 下一篇:一种提高拉延零件刚度的拉延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