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喷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1859.2 | 申请日: | 2014-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34 | 分类号: | H01B1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缆喷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扁平电缆自动喷码设备,属于自动化生产机微机变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柔性扁平电缆喷码工艺基本是以手工喷码为主。事实上对于各种类型的柔性扁平电缆喷码工艺而言,在确保喷码的尺寸、位置、以及精度的前提下,手工喷码被确认为最主要的方法,具有简单、易用、高稳定性的特点,而不需要操作者反复的培训及验证。但此类生产作业方式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工艺,工艺相对原始,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生产效率低下,尤其难以适应当前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用工成本过高的局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喷码设备,以自动喷码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喷码装置,包括用以在柔性电缆上进行喷码的喷码机构、用以驱动所述喷码机构的驱动机构、用以传送柔性电缆的输送机构、用以检测柔性电缆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机构相互通信以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到的信号以及预先设置的喷码指令,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进行运作,并调整喷码机构的运作轨迹和喷码频率,所述喷码机构包括喷码横梁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 述喷码横梁上的多个喷码头,所述多个喷码头连接至同一个喷码液源,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按照柔性扁平电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端导正分片轮、前端同步轮、后端同步轮以及后端导正分片轮,所述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所述喷码头的喷码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码横梁上设置有三个在喷码横梁长度方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的喷码头,所述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所述喷码头的喷码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器及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变频控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码机构的驱动机构采用变频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一个以上光电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人机界面,所述人机界面与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微机控制技术及变频通信技术来实现自动喷码作业,具体来讲,是通过在以PC控制主板等构成的主控制模块中预先设定喷码指令或由操作人员输入喷码指令,并结合光电传感器等所检测到的柔性扁平电缆相关信号,从而输出用以控制柔性电缆输送机构和喷码机构驱动机构的信号,实现自动化的柔性电缆上的喷码操作,全面提高柔性电缆喷码工艺的速度,大幅降低企业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缆喷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一种电缆喷码装置,包括用以在柔性电缆上进行喷码的喷码机构、用以驱动所述喷码机构的驱动机构、用以传送柔性电缆的输送机构、用以检测柔性电缆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机构相互通信以根据检测机构检测到的信号以及预先设置的喷码指令,控制所述输送机构和驱动机构进行运作,并调整喷码机构的运作轨迹和喷码频率,所述喷码机构包括喷码横梁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喷码横梁上的多个喷码头21、22,所述多个喷码头连接至同一个喷码液源,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按照柔性扁平电缆行进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端导正分片轮41、前端同步轮51、后端同步轮52以及后端导正分片轮42。喷码头21、22分别于喷码输送管道31、32连通。优选地,所述喷码横梁上设置有三个在喷码横梁长度方向上呈均匀间隔排布的喷码头,所述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所述喷码头的喷码角度。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集成于一控制箱6内的如下组件:主控制器及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的变频控制模块。该主控制器可选用PC控制主板如STC89C52等。
优选地,所述喷码机构的驱动机构采用变频电机。
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一个以上光电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人机界面8,所述人机界面与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连接。其可包括显示屏、键盘、鼠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亚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18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