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灯安装座及设有车灯安装座的保险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2328.5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超超;祝永纯;郑国立;张小飞;魏玉宾;张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0 | 分类号: | B60R1/00;B60R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6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灯 安装 设有 保险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生产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灯安装座,还涉及一种设有本车灯安装座的保险杠。
背景技术
车灯一般通过车灯安装座安装在保险杠本体背面上,车灯安装座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板1、两个侧板2和后板3,所述顶板1、两个侧板2和后板3合围成一半封闭腔室,为了保证车灯安装座的和保险杠本体的连接强度,车灯安装座和保险杠本体的连接常采用一体成型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缺陷:加工过程中的热胀冷缩、组装车灯过程中打螺钉紧固等都会向保险杠本体表面释放应力,造成车灯安装座对应保险杠本体表面处凹凸不平,严重影响保险杠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灯安装座,可以很好的解决由于应力造成车灯安装座对应保险杠本体表面处凹凸不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车灯安装座,包括顶板、后板和两个侧板,顶板与两个侧板及后板均连接,两个侧板分别与顶板和后板连接,垂直于顶板方向上,侧板远离顶板的端面向外延伸设有若干连接筋,后板远离顶板的端面向外延伸也设有若干连接筋。
所述顶板、两个侧板和后板合围成一半封闭腔室,垂直于顶板方向上,所述侧板内壁由弧形过渡部分为靠近顶板的侧板内壁与远离顶板的侧板内壁两部分,靠近顶板的侧板内壁所在侧板厚度大于远离顶板的侧板内壁所在侧板厚度。
所述顶板上开有贯通的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连接筋数量为三条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后板端面向外延伸设置的连接筋数量为两条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侧板和后板之间,以及侧板、后板与连接筋之间均为一体成型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车灯安装座的保险杠,其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所述设有车灯安装座的保险杠中,车灯安装座有四个,均通过连接筋设于保险杠本体背面,且对应车灯相应尺寸分布于车灯预留孔周围。
所述车灯安装座与保险杠本体以一体成型方式连接。
所述车灯安装座与保险杠本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筋。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车灯安装座基础上,通过在侧板端面向外延伸设置连接筋,同时在后板端面向外延伸设置连接筋,设计而成车灯安装座以及设有本车灯安装座的保险杠,再通过连接筋连接所述车灯安装座和保险杠本体,将原本连续的应力分散至独立的连接筋上,减小了保险杠本体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保险杠本体所受应力,进而消除了保险杠表面因为应力而出现的凹凸不平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车灯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灯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灯安装座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设有车灯安装座保险杠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2.侧板、3.后板、4.螺孔、5.连接筋、6.弧形过渡部、7.保险杠本体、8.车灯预留孔、9.支撑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车灯安装座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车灯安装座,如图2、3所示,其与现有车灯安装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垂直于顶板1方向上,侧板2远离顶板1的端面向外延伸设有若干连接筋5,后板3远离顶板1的端面向外延伸也设有若干连接筋5。连接筋5的设置可以将加工过程中的热胀冷缩、组装车灯过程中打螺钉紧固等步骤中向保险杠本体表面释放的连续应力分散至独立的连接筋5上,减小了保险杠本体7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保险杠本体7所受应力,进而消除了保险杠表面因为应力而出现的凹凸不平的问题。
所述车灯安装座,包括顶板1、后板3和两个侧板2,顶板1与两个侧板2及后板3均连接,两个侧板2分别与顶板1和后板3连接,所述顶板1、两个侧板2和后板3合围成一半封闭腔室,垂直于顶板1方向上,所述侧板2内壁由弧形过渡部6分为靠近顶板1的侧板2内壁与远离顶板1的侧板2内壁两部分,靠近顶板1的侧板2内壁所在侧板2厚度大于远离顶板1的侧板2内壁所在侧板2厚度。这样可以进一步通过减小侧板2远离顶板1、靠近保险杠本体7部分的厚度来减小保险杠本体表面所受到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23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轨迹滑动储物盒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盖安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