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烟弹及使用固体烟弹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和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3543.7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9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翔 |
主分类号: | A24B13/00 | 分类号: | A24B13/00;A24F47/00;A24F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谭武艺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使用 电子 发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烤烟丝式电子烟的发热组件及烤烟丝式电子烟。
背景技术
电子烟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传统香烟替代用品。传统的电子烟都是使用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其存在下述缺点:
1)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往往存在口味不够纯正的缺点,难以与烟丝相比。
2)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由于使用烟油,由于加热雾化使得烟油会由于重力作用,会沿着管壁下滑,从而从根本上难以克服烟油泄漏的问题。
3)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添加烟油时不卫生,而且添加起来也不方便。
与此同时,现有技术的电子烟结构往往非常复杂,其结构是针对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的雾化而设计,无法直接用于烟丝、养生保健材料等固态物质的吸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口味纯正、烟雾危害低、不漏油、更换方便、使用卫生、燃烧充分、烟雾量大的固体烟弹及使用固体烟弹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和电子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体烟弹,包括烟弹本体,所述烟弹本体为圆柱状,所述烟弹本体的轴线上设有主气孔,且所述烟弹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分别和主气孔连通的辅气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固体烟弹的电子烟发热组件,包括耐温壳和用于使用前述固体烟弹的烟弹管,所述耐温壳的一端设有吸烟口、另一端设有开口腔,所述耐温壳上设有第一电连接器;所述烟弹管插设于开口腔内,所述烟弹管外部套设有呈管状的发热体,所述烟弹管一端设有管口、另一端与吸烟口连通,所述管口处设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多个通气孔,所述第一电连接器与发热体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烟口处设有硅胶套和气管,所述气管通过硅胶套和吸烟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发热体和耐温壳的内壁之间设有高温泡棉,所述管口处设有管沿挡板,所述发热体、高温泡棉的端面均位于管沿挡板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固体烟弹的电子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气孔、另一端设有吸嘴孔,所述外壳内设有PCB电路板、电池、第二连接器以及发热组件,所述PCB电路板分别与电池、第二连接器相连,所述发热组件为前述使用固体烟弹的电子烟发热组件,所述发热组件插设于外壳内,且所述第二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插接连接,所述发热组件的管口与进气孔连通,所述发热组件的吸烟口与吸嘴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依次相连的上壳和下壳,所述吸嘴孔设于上壳上,所述上壳内设有硅胶塞,所述下壳的一端设有凸出布置的内盖,所述上壳套设于内盖上,所述下壳内设有PCB支架,所述PCB电路板、电池分别固定于PCB支架上,所述发热组件插设于PCB支架、下壳之间,所述内盖通过连接件与PCB支架相连。
优选地,所述PCB电路板上设有显示屏、按键模组和充电接口,所述内盖上设有透光窗,所述上壳上设有带有透光镜片的观察窗,所述显示屏、透光窗、观察窗三者依次对齐布置,所述按键模组和充电接口分别伸出下壳外布置。
优选地,所述下壳的端部设有可拆卸的滑盖,所述发热组件的管口设于滑盖的内侧,所述进气孔设于滑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烟弹具有下述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烟弹本体由烟草颗粒添加雾化剂后依次通过混合搅拌、模压成型后得到,而且雾化剂包括雾化温度为150~350℃的可食用有机溶剂,通过雾化剂能够确保在温度为150~350℃时即可实现烟草颗粒的加热雾化而不燃烧,能够克服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口味不够纯正的缺点,而且上述温度也不会燃烧产生焦油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燃烧出来的烟雾对人体危害大大减少。
2)本实用新型的烟弹本体由烟草颗粒添加雾化剂后依次通过混合搅拌、模压成型后得到,其为固体结构,因此没有液态烟油或者固液混合烟油,在加热时也不会产生游离的烟油,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电子烟的漏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子烟的漏油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固体烟弹为颗粒状,更换方便,使用卫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翔,未经刘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3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被动移动式头部保护系统
- 下一篇:受力反应自动上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