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胀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3868.5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7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仇凯飞;王艺阳;刘克亮;李璐;高峰;高德权;马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10 | 分类号: | B21D39/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胀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胀管装置。
背景技术
胀管是目前我国低压水管锅炉或管子与管孔常用的连接方式,水冷系统的胀接工序在锅炉安装中占主导工期耗费,此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耗费时间,直接影响安装的整体竣工工期。在锅炉安装和管子胀接施工中,一般采用手动转动杆带动胀管器进行胀接工程施工,手动胀接观察胀管器的深入度,为保证胀接管口达到密封、承压目的,一般在胀接时会用手锤锤击胀管器的上端,使胀管轴较粗的上端向滚柱位置移动,产生更大的胀接效果。当胀接完成后,用活动扳手反旋转胀管器的端部,使胀管轴粗端退出胀管器,让胀管器滚柱卸力,拔出管口,开始下一管口胀接。此胀接方法耗费大量人力,施工进度缓慢,胀接时间过长,胀接控制繁杂、冗长,胀接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采用手动转动杆带动胀管器进行胀接,耗费大量人力,施工进度缓慢,胀接时间过长,胀接控制繁杂、冗长,胀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动胀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胀管装置,包括压缩气源,气动扳手和衔接构件,所述衔接构件的一端与胀管器的方扣端连接,另一端与气动扳手的方扣端连接,所述气动扳手的另一端与压缩气源连接。
所述衔接构件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两端中间隔堵,大头端内凹成方扣,与气动扳手外凸方扣插扣连接,小头端内凹成梅花扣,与胀管器的四方扣内套连接。
压缩气源与气动扳手之间由橡胶气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衔接构件把气动扳手的方扣和胀管器的方扣连接起来,使胀管器旋转,把扳手的旋转动力传递为胀管器的胀管动力,这样既解决了人工胀接的大量人力耗费,同时缩短胀接管口的施工时间,从施工工期上节约了大量有效时间,在投入上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缩气源,2-气动扳手,3-衔接构件,4-胀管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胀管装置,包括压缩气源1,气动扳手2和衔接构件3,所述衔接构件3的一端与胀管器4的方扣端连接,另一端与气动扳手2的方扣端连接,所述气动扳手2的另一端与压缩气源1连接。压缩气源与气动扳手之间由橡胶气管连接,压缩气源可以采用空压机。
所述衔接构件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两端中间隔堵,大头端内凹成方扣,与气动扳手外凸方扣插扣连接,小头端内凹成梅花扣(两个正六边形相互同心错开30°而成),与胀管器的四方扣内套连接,衔接构件的两端的内凹扣尺寸视气动扳手和胀管器的扣件的大小而定,衔接方便,拆卸简单。
衔接构件的方扣与胀管器的转动扣不一致时,将胀管器的方扣打磨成型,与连接件的胀管器扣出口尺寸基本一致时方可使用。
具体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压缩气源压缩空气,进入储气罐,通过储气罐输出压缩空气,当压缩空气进入气动扳手的气缸之后,带动里面的叶轮转动产生旋转动力,利用气动扳手产生旋转动力,使胀管器旋转,转化为胀接动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动装置将旋转动力传递给胀管器胀杆,产生胀接动力,省去耗时费力的人工用力,在时间上人工胀接一个管口平均需要5分钟,动力胀接平均30秒完成一个胀口的胀接工作,操作上人工胀接需轮换工作,因为胀接需要人力较大,易让人工疲劳、厌烦,动力胀接一人可连续作业很长时间,无须更换人工,减少衔接过程和休息时间,无形中保证人工的耗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38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喉箍带条冲压生产线的电气保护装置
- 下一篇:热扩管石墨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