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4323.6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5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魁;李玉贵;陈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张朋朋 |
地址: | 046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属于环卫污水处理领域,是一种涉及市政污水、垃圾污水、餐橱污水等的泥水分离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市内、垃圾处理场(站)、酒店、学校等场所都会需要处理大量的污水,直接处理时量非常大,如果进行泥水分离后将干泥和水分别进行处理,则会大大提高处理效率,一般都是单独采买过滤设备、絮凝剂搅拌设备、脱水设备、干泥输送设备,然后需要实施土建和现场设备的安装工作,需要占用土地,修造厂房,投入比较大,一些单位考虑到投入比较大的原因,可能就采取污水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涉及市政污水、垃圾污水、餐橱污水等的低投入全功能泥水分离处理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装置、絮凝剂搅拌装置、脱水装置、干泥输送装置和架体,所述架体为一设有若干接口的密封壳体,其中在架体的一端设有污水入口、净水入口和絮凝剂投放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和干泥出口,所述过滤装置、絮凝剂搅拌装置、脱水装置、干泥输送装置均设置在架体内部,所述过滤装置的进水口与架体的污水入口相通,出水口与絮凝剂搅拌装置的污水进水口相通,所述絮凝剂搅拌装置的净水进水口与架体的净水入口相通,出水口与脱水装置的进水口相通,同时絮凝剂搅拌装置的顶部还与絮凝剂投放口相通,所述脱水装置的排水口与架体的出水口相通,所述干泥输送装置的进泥口与脱水装置的底部相通,出泥口与架体的干泥出口相通。
在所述架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立于地面的支腿。
在所述架体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立于地面的车轮。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污水处理泥水分离过程所必需的过滤设备、絮凝剂搅拌设备、脱水设备、干泥输送设备集成布置于架体上,做成一个独立设备,先把设备运到现场,使用前将架体底部固定,然后将提前布置的污水、净水接口与架体的污水入口、净水入口连接,并将出水口接到预留的排水管路上,再根据污水情况从絮凝剂投放口投放适量的絮凝剂,最后通电即可使用本实用新型,从干泥出口收集干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一般的过滤设备、絮凝剂搅拌设备、脱水设备、干泥输送设备单独现场安装的方式比,用户使用更方便,并节省了设备放置空间和现场的安装工作,大大减少了成本投入。
2、本实用新型除留有的几个接口外,其它部分为全密封,在污水处理使用过程不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3、在本实用新型的底部设置支腿或者车轮,可以更好的固定设备,并且当底部设置车轮时也便于移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会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过滤装置,2为絮凝剂搅拌装置,3为脱水装置,4为干泥输送装置,5为架体,6为污水入口,7为净水入口,8为絮凝剂投放口,9为出水口,10为干泥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过滤装置1、絮凝剂搅拌装置2、脱水装置3、干泥输送装置4和架体5,所述架体5为一设有若干接口的密封壳体,其中在架体5的一端设有污水入口6、净水入口7和絮凝剂投放口8,另一端设有出水口9和干泥出口10,所述过滤装置1、絮凝剂搅拌装置2、脱水装置3、干泥输送装置4均设置在架体5内部,所述过滤装置1的进水口与架体5的污水入口6相通,出水口与絮凝剂搅拌装置2的污水进水口相通,所述絮凝剂搅拌装置2的净水进水口与架体5的净水入口7相通,出水口与脱水装置3的进水口相通,同时絮凝剂搅拌装置2的顶部还与絮凝剂投放口8相通,所述脱水装置3的排水口与架体的出水口9相通,所述干泥输送装置4的进泥口与脱水装置3的底部相通,出泥口与架体5的干泥出口10相通。
在所述架体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5立于地面的支腿。
在所述架体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支撑架体5立于地面的车轮。
所述过滤装置1、絮凝剂搅拌装置2、脱水装置3、干泥输送装置4均为现有技术。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非限制,在不脱离不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变化也在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对架体5底部固定装置的变化,无论是支腿还是车轮都是为了架体5的稳定支撑或者灵活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长治清华机械厂;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3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余热制无氧纯水的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数字化更换滤芯组件的净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