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4558.5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朱连吉;王福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2550 河北省沧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桥台 抗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桥台的作用是支撑起桥梁整体,并保证桥梁稳定端正,桥台承受着桥梁的大部分压力,是桥梁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桥梁抗震的薄弱环节,是地震中桥梁最易受损的部位。地震时桥梁受到竖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的震动作用,由于桥梁自身较重且结构可靠,通常竖直方向的震动作用对桥梁破坏作用较小;而通常桥梁桥台不做特殊抗水平震动处理,很难承受地震的水平方向震动作用,易受损,进而影响桥梁整体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抗地震水平和竖直震动作用的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包括上底座、下底座、中底座和聚苯乙烯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底座为向下的凹形,下底座为凸形,下底座略小于上底座,下底座位于上底座的凹形结构内,中底座为凸透镜形状,中底座位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上底座和下底座有与中底座对应的凹面。
] 所述的中底座材质为奥贝球铁或碳化铬复合材料。
所述的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凹面内镀有硬铬层。
所述的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的缝隙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桥在地震时桥梁受到水平方向震动作用减小,从而增加桥梁抗震能力,减小桥身震动幅度,保障桥上车辆及人员的安全,且地震后该抗震结构可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2为中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上底座,2为下底座,3为中底座,4为聚苯乙烯泡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复位桥台抗震结构包括上底座、下底座、中底座和聚苯乙烯泡沫,上底座为向下的凹形,下底座为凸形结构,其尺寸略小于上底座尺寸,上底座开口处尺寸小于内部尺寸,使下底座不能脱出上底座,从而起到限位作用。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有凸透镜形状的中底座,上底座的内部下表面和下底座的上表面有与之对应的凹面。中底座材质选用奥贝球铁,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凹面内镀有硬铬层,可保证三者之间顺畅滑动且不易磨损。中底座大于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凹面,使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间有一定的间隙,间隙内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
地震发生时,上底座和下底座在中底座的作用下发生相对位移,聚苯乙烯泡沫避免上底座和下底座的直接冲撞,同时起到缓冲作用,从而减小上底座和桥身的震动幅度,保证桥上车辆及人员的安全,提高桥的使用寿命。当地震结束后,若上底座和下底座发生位移,在桥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中底座会沿上底座和下底座的凹面自动复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该抗震结构的持续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任丘市永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5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