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4752.3 | 申请日: | 2014-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葛俊祥;金宁;周勇;陈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11/16 | 分类号: | H03H1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参数 180 移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
背景技术
移相器是对电磁波相位进行调整的一种微波装置。移相器在雷达,导弹姿态控制,加速器,通信,仪器仪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微波毫米波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和雷达等系统中,特别是在相控阵雷达天线设计中。移相器是相控阵雷达发射/接收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军事上的需要,对移相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制移相精度高,插入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成本相对低廉,可靠性高的移相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式微带PIN管移相器以其体积小,成本低,制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移相器的主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包括微带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所述的微带电路包括8个微带线(TL1-TL8),两个PIN二极管(D1和D2),四个电容(C31-C34);所述的第一PIN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第二微带线(TL2)、第一电容(C31)、第一微带线(TL1)与输入端相连接;第一PIN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三微带线(TL3)、第二电容(C32)、第四微带线(TL4)与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PIN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七微带线(TL7)、第五微带线(TL5)、第四电容(C34)连接到第二微带线(TL2)与第一电容(C31)之间;第二PIN二极管(D2)的正极还通过第八微带线(TL8)、第六微带线(TL6)、第四电容(C34)连接到第三微带线(TL3)与第二电容(C32)之间;所述的直流偏置电路包括电源(SRC1- SRC2)、电阻(R1- R2)、电容(C1- C2)、以及电感(L1- L2),其中电阻(R1)一端与电源(SRC1)的负极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1)接地以及通过电感(L1)连接到第二微带线(TL2)与第一电容(C31)之间;电阻(R2)一端与电源(SRC2)的负极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C2)接地以及通过电感(L2)连接到第六微带线(TL6)与第八微带线(TL8)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8条微带线(TL1-TL8)的特性阻抗均为50欧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四个电容(C31-C34)的大小均为200PF。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的两个二极管为BAR65V系列。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移相精度高,损耗小,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廉,该移相器插入损耗小于1dB,回波损耗小于-25dB,驻波比小于1.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移相器的电路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二极管正向等效电路。
图3是本发明的二极管反向等效电路。
图4是本发明回波损耗S(1,1)仿真结果图。
图5是本发明插入损耗S(2,1)仿真结果图。
图6是本发明驻波比VSWR仿真结果图。
图7是本发明相移度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微波集总参数180°电调移相器的电路图,包括微带电路和直流偏置电路,所述的微带电路包括8个微带线TL1-TL8,两个PIN二极管D1和D2,四个电容C31-C34;所述的第一PIN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第二微带线TL2、第一电容C31、第一微带线TL1与输入端相连接;第一PIN二极管D1的负极通过第三微带线TL3、第二电容C32、第四微带线TL4与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的第二PIN二极管D2的正极通过第七微带线TL7、第五微带线TL5、第四电容C34连接到第二微带线TL2与第一电容C31之间;第二PIN二极管D2的正极还通过第八微带线TL8、第六微带线TL6、第四电容C34连接到第三微带线TL3与第二电容C32之间。其中8个微带线TL1-TL8的特性阻抗均为50欧姆,四个电容C31-C34的大小均为200P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