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杯托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4989.1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娜;吴文能;王少杰;余华维;武雪刚;于建英;张亚雄;宋爱婷;王丹丹;张曲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黄志兴;李翔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收纳功能的杯托和包括该杯托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内饰设计也在不断地改进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其中,在现有的车辆中,其副仪表板或门板上都设置有杯托以便于放置水杯或收纳零碎物品,以方便使用。
当长时间驾驶时,一杯咖啡或浓茶有助于驾乘人员提神,从而能够改善精神状态,防止疲劳驾驶带来的安全隐患。然而现有车辆中,只有放置水杯的杯托,而没有收纳放置咖啡或茶叶等冲调饮品的空间。这给驾乘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此外,由于冲调饮品通常由单独的包装盛放,因此,在收纳冲调饮品的同时还应注意单独放置,以免包装破漏导致冲调饮品撒落。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用于单独存放冲调饮品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杯托,该杯托不仅具有放置水杯的功能,还具有单独收纳咖啡或茶叶等冲调饮品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托,该杯托包括用于容纳杯子的杯托主体和用于夹紧杯子的夹紧件,其中,所述杯托还包括收纳结构,该收纳结构包括容纳主体和具有收纳腔的收纳腔体,所述容纳主体与所述杯托主体一体成型,所述收纳腔体部分地容纳于所述容纳主体中且所述收纳腔的取放开口位于所述容纳主体外部。
优选地,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收纳腔体的夹紧结构。
优选地,所述夹紧结构包括沿所述侧壁向下延伸的弹性部,该弹性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侧壁或与所述侧壁形成为一体,和形成在且该弹性部的下自由结束端端部的朝向所述容纳主体内侧伸出有的凸起。
优选地,所述收纳腔体的侧壁的外侧上形成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止动槽,所述凸起的下端形成为倾斜面。
优选地,所述收纳腔体的侧壁的外侧表面形成有止挡部,该止挡部止挡于形成在所述容纳主体的侧壁内侧壁上的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收纳结构还包括与所述收纳腔体相配合的盖件,所述收纳腔体上形成有限位部以止挡所述盖件。
优选地,所述收纳腔体上形成有锁止结构,所述盖件形成有锁紧结构,所述锁止结构与所述锁紧结构能够相互卡接配合。
优选地,所述锁止结构为形成在所述收纳腔体的侧壁外侧上的为卡舌,该卡舌沿所述收纳腔体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锁紧结构形成有与所述卡舌相配合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盖件与所述收纳腔体一体形成为一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门和副仪表板,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托,该杯托设置在所述车门和/或所述副仪表板的面板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杯托不仅能够通过杯托放置杯子,而且还能够通过收纳结构收纳咖啡、茶叶等冲调饮品。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的主视图,其中,盖件处于关闭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的主视图,其中,盖件处于打开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剖切的示意图,其中,收纳腔体沿箭头方向落入容纳主体中;
图5是图4中的收纳腔体落入容纳主体的示意图;
图6是沿图3中的B-B线剖切的示意图;
图7是沿图3中的C-C线剖切的示意图,其中,示意性显示了盖件位于不同的位置;
图8是图7中的局部E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杯托中的收纳腔体和盖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局部F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杯托主体;2夹紧件;3容纳主体;31弹性部;32凸起;33台阶;4收纳腔体;40收纳腔;41止挡部;42限位部;43卡舌;44止动槽;5盖件;51锁紧结构;52卡槽;53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4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废气等离子体燃烧净化设备
- 下一篇:通信机箱多用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