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便中压防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110.5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5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吟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市华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82 | 分类号: | H01B7/282;H01B7/288;H01B7/12;H01B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韩国胜 |
地址: | 473003 河南省南阳市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中 防水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便中压防水电缆。
背景技术
水树枝是电缆老化的主要现象之一。高温下,水树枝里可能会造成局部应力增加,导致吸水性增大,导电性增高,最终热击穿;即使在低温下,水树枝经较长时间氧化或转化为电树枝,也会造成绝缘的破坏。特别是当电缆长期浸泡在水中时,如果没有很好的防水结构,那么电缆更容易产生绝缘的水树枝老化,从而造成绝缘的破坏,这样将会大大缩短电缆的寿命。
随着对绝缘吸水和水树枝的研究及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防水性能对中高压电力电缆的重要性。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常年多雨的地区,越来越多的用户对电缆提出了防水的要求。
现有的中压防水电缆通常只能做到径向阻水而不能做到完全阻水,当水分浸入到电缆中后主要影响的是电缆的导体和绝缘性能。就导体而言,电缆在正常运行时是处于一个热稳定状态,导体温度一般都在60℃以上,如果有水分浸入就会导致导体氧化,使得导体中单线间的接触电阻增加从而增大了导体电阻,导致输电线路自身的能量损耗增加;就绝缘而言,虽然聚乙烯是极难溶于水的非极性疏水物质,但是聚乙烯是一种由结晶相和无定形相组成的半结晶高聚物,虽然聚乙烯的结晶相结构紧密,但其无定形相中的分子排列疏松,分子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而水分子是极性的,由于交变电场下扩散力及电场力的共同作用,使得水分子很容易渗透到聚乙烯无定形相的空隙和晶相的晶界缺陷中。
另外,现有的防水电缆的生产工艺复杂,重量重,敷设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实现纵向防水、工艺简单、重量轻、敷设方便的轻便中压防水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径向防水效果好的轻便中压防水电缆。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轻便中压防水电缆,包括铜导体,所述铜导体的外部依次包覆有阻水粉层、外屏蔽层、金属屏蔽层、阻水层和护套,所述阻水层包括两层阻水带以及设置于两层所述阻水带之间的多个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之间的空隙填充有阻水粉。
进一步的,所述外屏蔽层包括三层共挤形成的第一屏蔽层、绝缘层和第二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阻水层与所述护套之间设置有铝带,所述铝带沿所述电缆的纵向包覆。
进一步的,所述护套为防水塑料复合护套,所述防水塑料复合护套和所述铝带通过热融方式粘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外屏蔽层和所述金属屏蔽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半导体阻水带。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屏蔽层与所述阻水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半导体阻水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便中压防水电缆在铜导体的外部设置有阻水粉层,阻水粉在遇水时会迅速膨胀凝固,起到阻水隔离墙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水分的进入,而阻水粉在不遇水时重量很轻,几乎不会增加电缆的重量且不增加电缆的外径,另外,在电缆的阻水层中设置多个填充件,填充件的密度可根据电缆在工作场所所浸入的液体的密度进行设定,其能够使得电缆落入液体中时能漂浮于液面上,进一步提高防水性;
(2)在电缆的阻水层和护套之间设置有铝带,铝带采用纵向包覆的方式,且铝带与防水塑料复合护套通过热熔方式粘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电缆的径向防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轻便中压防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导体;2、外屏蔽层;21、第一屏蔽层;22、绝缘层;23、第二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4、阻水层;41、阻水带;42、填充件;5、护套;6、铝带;8、第一半导体阻水带;9、第二半导体阻水带;10、阻水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轻便中压防水电缆,如图1所示,该电缆包括铜导体1,铜导体1的外部依次包覆有阻水粉层10、外屏蔽层2、金属屏蔽层3、阻水层4和护套5。
其中,阻水粉层10是将铜导体1通过过粉装置形成的。过粉装置具有自动搅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阻水粉成团。
外屏蔽层2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屏蔽层21、绝缘层22和第二屏蔽层23,第一屏蔽层21、绝缘层22和第二屏蔽层23通过三层共挤形成,其与阻水粉层10对铜导体1形成紧密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市华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阳市华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1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护型变压器终端
- 下一篇:环保型防海虫双钢丝铠装光纤复合海底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