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5890.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沈茂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茂田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3/04;F21V17/00;F21V19/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左***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尤指一种可有效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发出光线均匀度及照射范围及散热效率等效益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环保概念的提升,现有的耗电量高及使用寿命短的钨丝灯具,已逐渐被发光二极管取代。发光二极管于在使用上仅需耗用极小电能,便能发出光亮,其消耗功率较小,能有效降低电能使用,加上其体积小、寿命长、反应速率快、耐震等特性,使得路灯、室内灯具、红绿灯及车灯等,皆以由发光二极管取代钨丝灯具以作为光源使用。
请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第M439749号的“LED灯改良结构”、公告第M439126号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及公告第M439147号的“高散热性发光二极管灯具”等为现有市面上常见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主要皆将多个发光二极管装设在同一基板的平面上,当发光二极管发光时,由于发光二极管为直线发光,故所有装设在一基板平面上的发光二极管都仅能以垂直于该基板平面的方向将光线笔直照射出去,以至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其光线照射上有发光度不均照射范围有限、照明效果不佳的缺失。
再者,为了增加发光二极管灯具照明亮度,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制作上逐渐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功率,随着发光二极管功率的提高,其发光照明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度也相对提高,而该发光二极管发光作动所产生的热能会经发光二极管直接传导于组装的基板上,造成组装于同一基板上发光二极管及电子元件烧毁损坏,以至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使用寿命无法有效提升,即使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灯座上设计散热鳍片,以辅助热能的发散,但于实际使用上,仅利用散热鳍片难以将发光二极管发出热能发散于外,以至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内的电子元件因温度过高烧毁损坏的情形仍频繁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创作人有鉴于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于使用上有照射范围有限、发光度不均及高温无法有效排散,发光二极管灯具易损坏等缺失,乃凭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针对现有发光二极管灯具进行研发改良,而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主要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发出光线均匀度及照射范围等效益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创作人乃研拟如下发光二极管灯具,设有灯座,并于该灯座组接有立体组立部,且于该立体组立部上组设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又于该灯座外周壁环设有数个散热鳍片,且于该散热鳍片外包覆组设有外罩,而于两散热鳍片及外罩间形成有导流槽,而于该导流槽二端分别形成进气口及出气口。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导流槽的进气口其口径大于其出气口的口径,另外,该导流槽的槽径由其进气口往其出气口渐行束缩。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散热鳍片成型为螺旋状或直片状其中之一。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立体组立部周壁进一步设有导热层。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立体组立部与灯座间进一步设有连结件。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灯座进一步组设有灯罩,该立体组立部及发光二极管设于该灯座及灯罩形成的空间中。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灯罩内壁进一步设有反光层。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灯罩内壁的反光层位于立体组立部的后方、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其中之一位置处。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灯座组接的该立体组立部设有多个,且于该多个立体组立部各组设有数个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中,该各个立体组立部周侧进一步罩设有反射罩。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利用一呈球状或柱状的立体组立部,以供多个发光二极管呈360度各个方向角度均匀布设于该立体组立部上,于此,当发光二极管发光时,则可由各个方向角度将光线照射出去,据此,以达到大幅提高发光二极管灯具发出光线均匀度及照射范围的效果。
又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灯具于发光二极管组设的立体组立部周壁涂布或喷布有导热层,于此,当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热能时,即可利用该立体组立部所设导热层,将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热能迅速排散,以避免高温热能积存于发光二极管组设的立体组立部上,因此,以有效防止发光二极管因高温而烧毁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茂田,未经沈茂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5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