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083.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潘永利;李晓尉;张少辉;陈景峰;康亚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22;H01B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金属 监视 型橡套软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输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
当今,现有的用于煤矿的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隐患,比如由于电缆需要经常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导致控制线芯极易断裂,并使电缆报废,故而减少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具备控制线芯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上述的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包括控制线、动力线、地线、半导电层以及护套,所述控制线、动力线、地线均设置于半导电层的内部,所述护套设置于半导电层的外侧,其中,所述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钢丝绳、控制线芯以及控制线绝缘层,所述控制线芯为铜丝编织结构;所述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动力线绝缘层以及动力线屏蔽层,所述动力线屏蔽层包括半导电带和镀锡铜丝编织层;所述地线包括裸地线和绝缘地线,所述裸地线包括钢丝绳和裸地线芯,所述绝缘地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钢丝绳、绝缘地线芯以及绝缘地线绝缘层。
上述设备中,所述动力线的数量为3,所述动力线芯截面的面积为35mm2。
上述设备中,所述裸地线和绝缘地线的数量均为1。
上述设备中,所述控制线的数量为1,控制线芯截面的面积为6mm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通过将控制线芯采用编织形式加钢丝绳结构,减少了电缆在弯曲时控制线芯易断裂的情况发生,最终达到了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橡套软电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用于煤矿的金属屏监视型橡套软电缆,包括控制线、动力线、地线、半导电层7以及护套8,且控制线、动力线、地线均设置于半导电层7的内部,而护套8则设置于半导电层7的外侧,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其中,控制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钢丝绳11、控制线芯1以及控制线绝缘层2;优选的,控制线的数量为1根,且控制线芯1的截面面积为6mm2。
此外,上述的控制线芯1为铜丝编织结构,从而减少了电缆在弯曲时控制线芯易断裂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动力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动力线芯3、动力线绝缘层4以及动力线屏蔽层5,该动力线屏蔽层5包括半导电带和镀锡铜丝编织层,优选的,动力线的数量为3根,且动力线芯3的截面面积为35mm2。
同时,地线包括1根裸地线和1根绝缘地线,该裸地线包括钢丝绳11和裸地线芯6;而绝缘地线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钢丝绳11、绝缘地线芯9以及绝缘地线绝缘层10;
此外,在半导电层7的外侧包裹有护套8,该护套8为氯化聚乙烯或相应材料并应符合GB7594.7-1997中XH-03A型规定,颜色为黑色,且护套8的最薄点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
本实用新型中电缆的具体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光学树脂透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大温度梯度布里奇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