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线架空收放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245.3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卢宇明;孙德一;陈国强;杨大雄;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4 | 分类号: | B65H7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架空 收放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线架空收放架。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行业,存在着大量的切割、装焊、打磨等作业,气管、焊线等管线拉设非常混乱,经常占用安全通道,对现场的5S管理和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隐患。
目前,通常的做法就是安装一些简易的挂钩,各挂钩排列成一排,将管线绕圈挂在挂钩上,但是,这种挂钩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a、管线仍然较散乱,没有架空,占用安全通道,易引发安全事故;
b、挂钩比较尖锐,对管线本身、施工人员都存在损伤隐患;
c、占用较多的作业场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架空收放架,能便捷、安全、平衡地将管线架空收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管线架空收放架,包括立柱、横杆、悬垂杆和弧形托板,立柱的顶端横向连接横杆的一端,悬垂杆的上端与横杆的另一端以圆弧过渡垂直连接,悬垂杆的下端与弧形托板球铰连接;弧形托板的两侧设有弧形挡边,弧形托板的表面设有多条第一弧形滑槽,各第一弧形滑槽内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开有供管线卡入的弧形卡槽。
优选地,所述悬垂杆与横杆为一体成型的圆管。
优选地,所述悬垂杆的下端伸出有一球铰头,所述弧形托板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二弧形滑槽,该第二弧形滑槽内滑动配合有第二滑轨,该第二滑轨上开有供球铰头球铰连接的铰接孔。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上端设有一竖直板,竖直板的其中一侧面经一三角板与横杆固接,竖直板的另一侧面固接有用于承托焊机的承托平台。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弧形卡槽对管线的卡嵌,以及弧形托板表面的整体弧形形状,可以安全、便捷地收放管线,管线绕圈后在各个弧形卡槽中得到相对稳定的固定,同时,通过第一滑轨的移动调整,利于绕圈后的管线得到架空后的平衡,也便于管线的绕圈对齐调整,结合悬垂杆与弧形托板的球铰连接,可以进一步校正绕圈后管线的平衡,从而使管线得到整齐梳理,避免散乱带来的安全风险及降低场地占用面积,防止对管线或施工人员造成损伤。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线架空收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弧形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悬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横杆;3、悬垂杆;31、铰接头;4、弧形托板;41、弧形挡边;42、第一弧形滑槽;43、第二弧形滑槽;5、第一滑轨;51、弧形卡槽;6、管线;7、第二滑轨;71、铰接孔;8、竖直板;9、三角板;10、承托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管线架空收放架,包括立柱1、横杆2、悬垂杆3和弧形托板4,立柱1的顶端横向连接横杆2的一端,悬垂杆3的上端与横杆2的另一端以圆弧过渡垂直连接,以避免应力集中,悬垂杆3的下端与弧形托板4球铰连接;弧形托板4的两侧设有弧形挡边41,弧形托板4的表面设有多条第一弧形滑槽42,各第一弧形滑槽42内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滑轨5,第一滑轨5上开有供管线6卡入的弧形卡槽51。
立柱1固定于地面,提供了整体结构的支撑力,横杆2的设置为管线6提供了架空的空间,管线6可以绕圈后得到弧形托板4的承托,弧形托板4的弧形形状既可防止损伤管线6,又可以对管线6进行圆形绕圈的有效导向,在挡边41的约束下防止散落,并通过各个第一滑轨5上的弧形卡槽51来对绕圈后的各层管线6进行梳理固定,同时可以移动调整第一滑轨5,使各层管线6得到对齐梳理,防止散乱,结合悬垂杆3的下端与弧形托板4球铰连接作用,则转动弧形托板4,可以调整绕圈后管线6的方位,既利于平衡,又可以避免管线6占用安全通道。其中,设置第一滑轨5与第一弧形滑槽42的滑动配合的紧密程度、以及设置悬垂杆3的下端与弧形托板4的球铰连接紧密程度,就可以使第一滑轨5移动一定距离后可以因摩擦力自锁,使弧形托板4转动一定角度后可以因摩擦力自锁,以使绕圈后的管线6得到稳定承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