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施工平台架支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326.3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6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郝甲森;张红波;李应心;于科;周后见;董森;张爱军;邹成军;朱广帝;李宗政;王风兵;胡博;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5/02 | 分类号: | E04G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平台 架支脚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教育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平台架支脚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施工平台架的应用很普遍,一般的施工平台架都是宽度远小于高度的长方体,因而平台的稳定性欠佳,稍有动静上面就晃动的很厉害,对施工的安全有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平台架的稳定性,不至于在使用时晃动的太厉害影响工作以致发生意外的施工平台架支脚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施工平台架支脚结构,所述施工平台架四角设置有圆钢管制作的支腿,所述支腿连接有支脚架;所述支脚架包括与所述支腿活动连接的套筒,所述套筒底部设置万向轮,所述套筒侧面设置有杆一和杆二,所述杆一和杆二另一端相连与所述套筒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杆一和杆二连接处设置有丝杆套,所述丝杆套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底部设置有圆盘,所述丝杆顶部设置有摇柄。
其中,所述杆一水平设置,与所述套筒底部的侧面连接;所述杆二斜向设置,与所述套筒顶部的侧面连接。
施工平台架使用时,转动套筒,使支脚架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再摇动摇柄,将圆盘移动到和地面接触即构成对施工平台更大的支撑面积,同时有8个点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施工平台架不容易晃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很好的保证施工平台架的稳定性,不至于在使用时晃动的太厉害影响工作以致发生意外。丝杆和圆盘构成支脚可以收起和放下,收起后施工平台架可以自由移动,放下又可以辅助支撑使得施工平台架稳定地工作。套筒和支腿连接方式,使套筒能够围绕支腿转动,使支脚架能调整平面角度,因而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腿;2、支脚架;3、套筒;4、万向轮;5、杆一;6、杆二;7、丝杆套;8、丝杆;9、圆盘;10、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施工平台架支脚结构,施工平台架四角设置有圆钢管制作的支腿1,支腿1连接有支脚架2;支脚架2包括与支腿1活动连接的套筒3,套筒3底部设置万向轮4,套筒3侧面设置有杆一5和杆二6,杆一5水平设置,与套筒3底部的侧面连接;杆二6斜向设置,与套筒3顶部的侧面连接;杆一5和杆二6另一端相连与套筒3构成三角形结构。杆一5和杆二6连接处设置有丝杆套7,丝杆套7连接有丝杆8,丝杆8底部设置有圆盘9,丝杆8顶部设置有摇柄10。
施工平台架使用时,转动套筒3,使支脚架2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再摇动摇柄10,将圆盘9移动到和地面接触即构成对施工平台更大的支撑面积,同时有8个点与地面接触,从而使施工平台架不容易晃动。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能够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3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框架式拼装组合模板结构
- 下一篇:组合式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