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6607.9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7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孝欢;邓淋源;毛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一体化 mbr 生物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生活污水主要经由污水管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而乡镇社区、旅游景区和医疗卫生院等难以接入污水管网的区域则需自建污水处理设施。传统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多采用生化反应加沉淀的工艺流程,近年来由于膜材料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装置开始逐渐采用膜过滤代替二沉池,即MBR(membrane biological 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膜过滤相比传统物理沉淀,可以进行微滤或者超滤,出水水质更加优良稳定。但是过滤膜比较脆弱,且十分容易被污染发生阻塞。
膜污染问题已成为MBR膜生物反应器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是限制MBR膜生物反应器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膜污染将导致膜通量下降,装置效率降低,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为减缓膜污染问题,现有MBR膜生物反应器多采用曝气和周期反洗工艺:曝气,即装置运行时,使用风机对膜组件进行曝气,使过滤膜来回扰动。为了避免过滤膜阻塞,当抽吸泵进行抽吸时必须确保风机在进行正常曝气;周期反洗,即每隔相同周期后,关闭抽吸泵,通过反洗泵或高位池引入洁净水对膜组件进行反洗。若采用反洗泵,则需要和抽吸泵协调工作,交替开启、关闭。若采用高位池,则需另设高位池,高位池集成到一体化装置时,需要加大装置强度,且不易于装置埋于地下。
当膜组件发生阻塞后,现有MBR膜生物反应器需要及时关闭装置,由专业人工取出过滤膜进行化学清洗。由于过滤膜比较脆弱,且不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所以化学清洗时需要动作迅速、小心。
综述所述,现有MBR膜生物反应器操作繁琐,自动化程度低,过滤膜容易阻塞。若非专业人士操作,很容易造成装置损伤,维修频繁,寿命降低,并会给日常的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该新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不仅能更有效的减缓膜污染,而且当过滤膜阻塞后,能自动进行化学清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采用预处理-曝气-反洗的复合工艺减缓膜污染:设置沉淀室和滤板,正常工作时,污水首先由沉淀室和滤板进行初步沉淀和过滤,再由膜组件进行微滤或超滤;工作同时,膜过滤室曝气管对膜组件进行曝气冲刷,使过滤膜不断扰动以减少膜的堵塞。在曝气管上设置PLC传感器,若风机未正常运行,PLC会关闭抽吸泵,并停机、报警;每工作一段时间后抽吸泵抽吸出水室内的水对膜组件进行反洗。设置阀门组件,反洗时不需另外设置反洗泵,只需调节阀门组件,即可实现抽吸泵反向抽吸。
当过滤膜被污染发生堵塞后进行自动进行化学清洗:设置压力传感器,当过滤膜阻塞后,过膜压差增大,压力传感器内的压强减小触发装置进行自动清洗。自动清洗时首先关闭膜过滤室进水管阀门,然后潜污泵将膜过滤室内的污水排空,污水排空后下浮球控制器关闭潜污泵,避免潜污泵空转造成的损伤。抽吸泵将洁净水从出水室抽到膜过滤室,同时自动加药室进行加药。加药侵泡一段时间后,关闭抽吸泵和自动加药室,打开膜过滤进水管阀门,装置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普通一体化MBR生物反应器明显的减缓了膜污染问题,当过滤膜被污染发生阻塞后,能够全自动的实现化学清洗,装置寿命周期长,维修频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新型一体化MBR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生化反应室,2膜过滤室,3出水室,4进水口阀门,5进水口,6格栅,7进水管,8风机,9生化反应室曝气管,10填料,11溢流堰,12膜过滤室进水管,13滤板,14沉淀室,15膜组件,16气水分离器,17真空泵,18抽吸泵,19出水口,20膜过滤室曝气管,21压力传感器,22膜过滤室进水管阀门,23潜污泵,24下浮球控制器,25A,25B,25C,25D均为阀门组件,26自动加药室,27上浮球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永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6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