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防废纱缠绕割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158.X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海庆 |
主分类号: | D01H13/12 | 分类号: | D01H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细纱机 防废纱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防废纱缠绕割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细纱机用割纱装置是由割纱片和割纱片固定件组成,它固定在锭杆组件上,割纱片为环形钢片,外圆周边有刃口,割纱片固定件为一种铝质零件。在实际的使用中,现有的细纱机用割纱装置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割纱装置的刃口位于纱管下方,割纱装置和纱管底端的结合面始终外露,在细纱机落纱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废纱线缠绕在两者的结合处,从而使纱管跳动增大,影响成纱质量,严重时更会造成纱管无法正常拔起,降低设备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防废纱缠绕割纱装置,该装置结构新颖实用,可防止废纱线缠绕在割纱装置和纱管底端的结合处,使纱管运转平稳、拔插正常,提高成纱质量和设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防废纱缠绕割纱装置,它包括割纱片1、固定座2、锭杆3和纱管4,割纱片1和固定座2的形状呈碗形,割纱片1安装在固定座2的外圆锥面上,固定座2安装在锭杆3上,纱管4套装在锭杆3上,纱管4的底端与固定座2的内底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可作以下改进,割纱片1为一种金属材料的薄壁零件,上边沿周边设有刀刃10,固定座2的上边沿周边设有N个钩纱槽20,N为2~16之间的数字,刀刃10的上刃口与钩纱槽20的槽底有距离A,A的数值在1mm~3mm之间。
所述的割纱片1具有内锥角C,固定座2具有外锥角D,C角和D角相等,C角与D角的角度在35°~55°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呈碗形的割纱片和固定座使割纱装置的刃口位于纱管底端所在平面上方,纱管底端与固定座内底面的结合处始终处在割纱装置固定座的碗形空间内部,结合处不会暴露在外,废纱线就不会缠绕在两者的结合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实用,纺纱过程中纱管运转平稳,落纱时纱管拔插正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割纱片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座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细纱机上的防废纱缠绕割纱装置,它包括割纱片1、固定座2、锭杆3和纱管4,割纱片1和固定座2的形状呈碗形,割纱片1为一种65Mn材料的薄壁零件,上边沿周边设有刀刃10,固定座2的上边沿周边设有8个钩纱槽20,刀刃10的上刃口与钩纱槽20的槽底有2mm距离。割纱片1安装在固定座2的外圆锥面上,割纱片1的内锥角C与固定座2的外锥角D相等,C角与D角的角度为44°。固定座2安装在锭杆3上,纱管4套装在锭杆3上,纱管4的底端与固定座2的内底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纱管4的底端与固定座2的内底面相接触,接触面处在割纱装置固定座的碗形空间内部,当细纱机落纱时,作为留头的废纱线首先接触到钩纱槽20和刀刃10,然后接触割纱片1的外圆锥面,在接触的瞬间废纱线会迅速沿外圆锥面滑到固定座2的外底面,整个落纱过程中废纱线不会接触到纱管4底端和固定座2内底面的结合处,结合处不会缠绕废纱线;满管拔纱时,通过割纱片1的刀刃10割断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海庆,未经唐海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