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特大型立式组合轴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259.7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琴;陈仁连;黄丽玲;管华明;范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16C17/12 | 分类号: | F16C17/12;F16C3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特大型 立式 组合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闸门技术领域,涉及用于闸门的特大型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支铰轴承是闸门的重要承载部件,其特点是能够承受较大的径向荷载和一定的轴向荷载,多应用于弧形闸门支铰,轴承水平布置,而且一般位于水面以上。近年来,底轴驱动式翻板闸门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轴承水下布置也越来越普遍。在本轴承装置出现以前,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应用在上海苏州河河口闸上,轴承内径2000mm,水平布置。根据力学分析,该关节轴承径向荷载490t,理论上讲基本不承受轴向荷载。
但是如果实际工程需要关节轴承立向布置(与水平布置垂直)时,会带来普通关节轴承不需考虑的问题:承受很大的轴向荷载。因此当关节轴承立向布置时,除了考虑其能承受巨大的径向荷载外,还要能承受很大的轴向荷载,一般关节轴承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普通关节轴承直立布置无法同时承受很大的径向荷载和轴向荷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特大型立式组合轴承装置。
特大型立式组合轴承装置包括直立的钢管柱和组合轴承;所述钢管柱的中部同轴设有台阶管状的轴承座,所述钢管柱的下部设有环状的支承平台;
所述组合轴承包括直立布置的中心轴承和平面轴承;
所述直立布置的中心轴承包括内圈和外圈,且套设在轴承座的中部;所述外圈上套设连接着管轴状的连接座,所述内圈的轴向上部和连接座之间设有环状的上密封压板,内圈的轴向下部和连接座之间设有环状的下密封压板;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套设有管状的支臂连接座;
所述钢管柱下部的支承平台上设有板状的平面轴承块;所述支臂连接座的底部和平面轴承块对应形成平面轴承。
所述内圈和外圈相对应的结合面为弧面,且二者之间设有中间复合层。内圈和外圈材料为不锈钢,中间复合层为自润滑合金材料;
所述中间复合层的厚度为10-20mm。
所述内圈和外圈相对应的弧面为圆弧面,圆弧面的半径大于1000mm。
所述轴承座的外圆柱面上分别设有上台阶、中台阶和下台阶,构成三级台阶管;在下台阶处套设有环状的轴承压板;所述内圈套设在轴承座的中台阶处,内圈的轴向底面位于轴承座的下台阶上,内圈的轴向顶面位于上台阶处,所述上台阶处的轴承座上套设有管状的轴承压盖,所述轴承压盖的轴向底面的外边缘对应位于内圈的轴向顶面;所述外圈的轴向底部位于轴承压板的顶面;所述上密封压板的外圆周固定连接着连接座,上密封压板的内圆周的端面和轴承座上部上台阶的外圆柱面接触;所述下密封压板的外圆周固定连接着连接座,下密封压板的内圆周的端面和轴承座的下部的下台阶的外圆柱面接触。
所述上密封压板的内圆周的端面上设有二道上密封圈,所述下密封压板的内圆周端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二道下密封圈。
所述支臂连接座的管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的双层夹壁,所述内壁的轴向底部连接着环状的支承板,所述支承板的底面设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与所述平面轴承块对应形成平面轴承,且二者之间的间隙小于5mm。
支臂连接座的内壁和外壁之间通过筋板连接,支臂连接座的内壁通过剪切螺栓固定连接着连接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装置中的中心轴承直立布置,而普通关节轴承水平布置;本装置中直立布置的中心轴承由内圈、中间复合层和外圈三部分组成,而普通轴承只有内圈和外圈两部分;中心轴承内圈和外圈材料为不锈钢,中间复合层为自润滑合金材料,这样的结构组合能大大提高轴承的轴向承载能力,而普通轴承的内圈为自润滑材料,外圈材料为轴承钢,主要考虑径向荷载,轴向荷载不是主要考虑因素;
2)目前,国内最大的水平布置的关节轴承内径2000mm,承受的径向荷载为490t,基本上没有轴向荷载;而本装置中的中心轴承内径为2120mm,是目前国内尺寸最大的立向布置的轴承,同时它除了能承受800t的径向荷载外,还能承受300t的轴向荷载,普通轴承无法承受这样的组合荷载,也是国内唯一一个由立向轴承和平面轴承构成的复合轴承装置;
3)本装置中心轴承的正下方设置了平面轴承,平面轴承与上方中心轴承的连接件的间隙为3-5mm,该间隙一方面便于中心轴承进行一定程度的自身调节,同时也限制了中心轴承受到巨大的轴向荷载后的位移,从而分担中心轴承的轴向荷载,进而提高整个轴承装置的轴向荷载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