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避震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467.7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克兰佰瑞自行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28 | 分类号: | B62J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13***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避震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避震的后衣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电动车后衣架鲜有避震设施,同时电动车本身自重大,容易颠簸,给在后边的乘客带来不舒适的感受,同时如果碰到较大的坑洼,震动强烈,更容易给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杆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甚至导致断裂,造成人身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双避震车架,尤其适合用于搭载乘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双避震车架,在车轮两侧对称设置一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轴、主避震器、辅助避震器、车架,还有与支撑架相连的底板,所述支撑架包括前支杆与后支杆,所述前支杆与所述后支杆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的前后两端;
所述支撑轴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向远离车架方向伸出,与所述前支杆、后支杆转动相连;
所述主避震器,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车轴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后支杆上;
所述辅助避震器,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其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支撑轴的左侧,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前支杆上;
所述主避震器与所述辅助避震器均通过所述取付与所述前支杆、所述后支杆、所述车架、所述车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辅助避震器与所述前支杆在本装置自然平衡的状态下相互垂直,将副避震器对车架的一部分压力转化为拉力,减轻形变对车架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主避震器向后倾斜,且与竖直方向呈30度夹角,将后衣架上下颠簸时对车轴的一部分压力转移到车架上。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柱形气垫。
进一步,所述柱形气垫上设置有坐垫。
进一步,所述底板后部上设置有靠背,且所述靠背上设置有靠垫。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避震结构,避震效果更好,给乘客更舒适的体验,同时主副两个避震器又能把由于颠簸震动带来的能量通过弹簧的压缩转换为热能,减少各个支杆的形变,达到保护车架主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架 2、前支杆 3、后支杆
4、支撑轴 5、主避震器 6、辅助避震器
7、车架 8、底板 9、车轴
10、车胎 11、车圈 12、柱形气垫
13、坐垫 14、靠背 15、靠垫
16、取付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在车轮两侧对称设置一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轴4、主避震器5、辅助避震器6、车架7、还有与支撑架1相连的底板8,所述支撑架1包括前支杆2与后支杆3,所述前支杆2与所述后支杆3的一端共同连接在所述支撑轴4上,它们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板8的前后两端;;
所述支撑轴4一端固定在车架7上,另一端向远离车架7方向伸出,与所述前支杆2、后支杆3转动相连;
所述主避震器5,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车轴9上,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后支杆3上,所述主避震器5向后倾斜,且与竖直方向呈30度夹角。;
所述辅助避震器6,其一端连接在所述车架7上,其连接部分位于所述支撑轴4的左侧,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前支杆2上;
所述主避震器5与所述辅助避震器6均通过所述取付16与所述前支杆2、所述后支杆3、所述车架7、所述车轴9转动连接;
所述辅助避震器6与所述前支杆2在本装置自然平衡的状态下相互垂直;
所述底板8上设置有柱形气垫12,所述柱形气垫12上设置有坐垫13,所述底板8后部上设置有靠背14,且所述靠背14上设置有靠垫15。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双避震车架,电动车突然向前运动时主避震器5起到主要作用,使整个装置向后运动,通过主避震器5将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势能,起到保护装置的作用,当急停时,辅助避震器6起到主要的作用,通过弹簧的压缩,使动能转化为势能,保护整个装置的;当主避震器5或者是辅助避震器6起到作用时,他们都会将力均衡的分配到车架7上,使其受力均匀,提高使用寿命,与此同时装置上的柱形气垫12、坐垫13、靠背14、靠垫15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者是舒适体验。
实施例中主避震器5与辅助避震器6的结构参照现有技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克兰佰瑞自行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克兰佰瑞自行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