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503.X | 申请日: | 2014-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7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天驰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障碍物 方位 提示 盲人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智能拐杖多使用声波雷达或者红外探头做为测距工具,安装在拐杖上,当靠近障碍物时发出警报,提醒盲人前方有障碍物,注意安全。但声波雷达和红外测距探头都无法检测出障碍物的距离和具体方位,只能初略的判定前方有障碍物,盲人在收到警报后也无法判断出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给盲人造成困扰;现有的智能拐杖多使用声音做为提醒方法,但是声音在吵杂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提醒方法。
由此可见,上述智能拐杖仍存在缺陷,而亟待加以改进。
有鉴于上述智能拐杖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智能拐杖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智能拐杖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克服了现有智能拐杖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一字激光器加红外摄像头检测障碍物的方案,此方案能准确判断出障碍物在拐杖前方的具体方位信息(距离和角度),并将障碍物的方位信息传递给拐杖上端的智能手柄。智能手柄根据障碍物的方位信息改变手柄上不同物理按键的高度。盲人在手握手柄时就可以清楚地掌握前方障碍物信息,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保障出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由智能拐杖杖身、万向轮、智能把手、一字红外激光器、红外摄像头、主控芯片和电池组成,万向轮安装在拐杖底部,智能把手安装在拐杖上方,一字红外激光器安装在拐杖下方,一字红外激光器发射出扇形平行光面,红外摄像头安装在一字红外激光器上面,主控芯片安装在智能拐杖杖身内部中靠下的位置,电池安装在智能拐杖杖身内部中上方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扫地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系统,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红外一字激光器加红外摄像头检测障碍物,能准确判断出障碍物在拐杖前方的具体方位信息(距离和角度),并将障碍物的方位信息传递给拐杖上端的智能手柄;智能手柄根据障碍物的方位信息改变手柄上不同物理按键的高度;盲人在手握手柄时就可以清楚地掌握前方障碍物信息,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保障出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智能拐杖杖身;2、万向轮;3、智能把手;4、一字红外激光器;5、红外摄像头;6、扇形平行光面;7、主控芯片;8、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障碍物方位提示盲人拐杖由智能拐杖杖身1、万向轮2、智能把手3、一字红外激光器4、红外摄像头5、主控芯片7和电池8组成,万向轮2安装在拐杖底部,智能把手3安装在拐杖上方,一字红外激光器4安装在拐杖下方,一字红外激 光器4发射出扇形平行光面6,红外摄像头5安装在一字红外激光器4上面,主控芯片7安装在智能拐杖杖身1内部中靠下的位置,电池8安装在智能拐杖杖身1内部中上方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天驰,未经马天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5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