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悬臂多支撑仪器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744.4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范永波;王淑范;陈献平;郑卫东;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6M5/00 | 分类号: | F16M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支撑 仪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仪器安装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大悬臂多支撑仪器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仪器舱中绝大多数的控制、遥测、供电仪器都安装在仪器安装板上,在飞行器飞行使用过程中,仪器需要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且仪器安装板不允许有翘曲变形,必须有良好的刚度。
目前火箭飞行器中的仪器电缆的安装主要是安装在仪器舱壳体侧壁上,需要设计相应尺寸的仪器支架来安装固定仪器,一旦仪器安装孔尺寸的变化则会造成支架的报废,增加了研制的时间和造成了成本上的浪费。具体来讲,目前仪器舱结构主要为在壳段结构上通过钣金支架来安装仪器,即悬挂式的安装方式,此种方式带来的缺点是仪器电缆布局比较受限,仪器位置不宜调整改动以及对仪器外壳结构有一定的强度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平放式的放置仪器的布局结构,在可以更多的安放仪器的同时,也为仪器提供了更可靠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悬臂多支撑仪器安装结构,包括仪器安装板和支撑座,所述仪器安装板包括上、下面板及中间的蜂窝板,安装板(1)的内部紧贴上面板和下面板,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仪器及连接支撑座的镶嵌件(3);支撑座为中心开有减轻孔的三角形结构,其一直角边与仪器安装板相连,直角处开设有躲避干涉的凹陷结构。
在具有跨度的两块仪器安装板中间设有搭接桥,在该搭接桥上设置用于捆绑电缆的孔。
蜂窝板为由多个多边形围成的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平放式的布局方式,即采用大悬臂多支撑仪器安装板结构,此种结构可以安放更多的仪器;
(2)本实用新型在整体降低结构重量的条件下为仪器提供了良好的刚度环境,提高了仪器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镶嵌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含仪器安装板1和支撑座2,仪器安装板1分成三块,其连接方式是通过金属连接板连接在一起,为方便仪器所带电缆的布局,在两块跨度较大的仪器安装板1中间设计了中间搭接桥4,其结构为铝合金的型材,在该结构上设置了捆绑电缆的孔;仪器安装板1是由三部分构成,上、下面板以及中间的铝蜂窝,蜂窝是由多个多边形围成的一体化结构,在蜂窝的轴向用上下面板进行覆盖,然后J-47胶膜粘接、固化成型。
在仪器安装板1的内部紧贴上面板和下面板,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仪器及连接支撑座2的镶嵌件3;(如图2所示),在此局部区域去除干涉的铝蜂窝,并补充低密度发泡胶,通过此镶嵌件3使此仪器安装板1具备连接功能,可以与其他仪器或者部件进行螺栓连接。
如图3所示,在安装平台安装大仪器位置的下面采用刚度较好的复合材料支撑座2将安装平台与承力桁条进行连接,在与后端框搭接位置与后端框也进行连接,组成一个环向刚度比较好的整体。复合材料支撑座2选用碳纤维复合材料铺成带翻边的三角撑板,为减轻重量,在三角形的中心开有减轻孔,三角撑座2侧面与加强桁条相连,上面与安装平台相连,为躲避中间框的干涉,在支撑座2上设计了凹陷结构。
通过仪器安装板1和支撑座2的设计,可以满足仪器舱中仪器电缆的安装要求,提供足够的安装刚度和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未公开技术属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7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