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7829.2 | 申请日: | 2014-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1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强;薛卫民;王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2 | 分类号: | E04G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桁架 临时 支撑 结合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时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尤其涉及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场馆钢结构施工悬挑长度越来越大,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支撑架在未形成整体屋盖体系前不拆除,待整体屋盖体系形成后统一卸载。没合拢之前需要临时支撑保持稳定,合拢后需要拆除临时支撑,卸载的过程必须使胎架受力均衡,否则如局部胎架受力过大,不仅增加了胎架的用量,并将影响混凝土基础,影响卸载过程中的稳定性。屋盖结构的整体卸载是工程施工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1)屋盖大悬臂结构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非常大,最大达到130mm,卸载的难度大。(2)胎架高度最高达到46m,胎架穿过看台支撑于混凝土基础上,卸载的过程必须使胎架受力均衡,否则如局部胎架受力过大,不仅增加了胎架的用量,并将影响混凝土基础。
目前通常采用的卸载方法为:1、千斤顶卸载法:存在的缺点是支撑拆除过程是一个结构体系转换的过程,结构变形及内力重新分配。随着钢结构下部支撑架的拆除,结构逐步承受自重。由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对所有支撑架进行同步拆除,后拆除支撑架承受的轴力将可能经历逐步增加的过程。千斤顶的同步卸载非常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控,尤其是有个别的千斤顶出现问题,整个施工就会停下来,如果容易处理,会很快恢复,同时会涉及到安全问题。2、沙袋法存在的缺点是方法比较落后,对于小型的桁架比较适合,人工操作的因数较多,卸载时人为出现问题较多,同时沙袋本身也会出现被压爆的问题,卸载很难达到步调一致,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了卸载成本,同时使卸载更加安全的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它包括支撑塔架,在所述的支撑塔架上水平焊接有平台,所述的支撑塔架的垂直度为L/1000且不大于20mm,式中L为塔架高度,在所述的平台上沿竖直方向焊接有主钢板,在所述的主钢板上焊接有筋板,所述的主钢板的顶部用于支撑桁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的千斤顶法、沙袋法相比比,本装置可以缩短工期、保证质量,使安全更有保障,因而降低了卸载成本,同时使卸载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的正立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悬挑桁架临时支撑和主桁架结合部装置,它包括支撑塔架1,在所述的支撑塔架1上水平焊接有平台4,所述的支撑塔架的垂直度为L/1000且不大于20mm,式中L为塔架高度,在所述的平台上沿竖直方向焊接有主钢板3,在所述的主钢板上焊接有筋板2,所述的主钢板3的顶部用于支撑桁架5。
采用本装置的卸载过程为:钢罩棚在吊装时是采用支撑胎架支承的空间结构体系。支撑拆除过程是一个结构体系转换的过程,结构变形及内力重新分配,支撑胎架的支点反力也都会随着卸载方案及卸载顺序不同而发生变化,为了保证结构及胎架在卸载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必须选择合理的卸载顺序及卸载等级。卸载时划分好区域,筋板2和主钢板3在卸载时用火焰切割逐步切割掉,最后使得桁架悬空,自身受力,全部切割玩后,观察稳定后,卸载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78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