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滚筒螺旋炒锅的榨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8068.2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1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勇;姬志刚;姬志强;贾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学勇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螺旋 炒锅 榨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榨油装置,尤其是一种带滚筒螺旋炒锅的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榨油机为生料直接榨油,这样生产的生油不仅失去了传统工艺所榨油的香度,而且营养价值和口感都不好,有的甚至还存在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传统工艺榨油需要分工序进行,先粉碎,然后放入大锅人工炒制,最后再盛出来放到压榨机里榨油,这种方式只适合手工作坊,不适合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滚筒螺旋炒锅的榨油装置,将传统榨油工艺机器化、流水化,使传统榨油工艺能够进入量产水平,既能提升出油率,又能增进油品口感和营养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滚筒螺旋炒锅的榨油装置,主要包括粉碎机、榨油机,还包括滚筒螺旋炒锅、火炉和电动机,所述滚筒螺旋炒锅内壁设有螺旋式叶片,由滚动轴承架于所述火炉内部,所述滚筒螺旋炒锅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接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齿轮,并与所述电动机齿轮相啮合。
所述滚筒螺旋炒锅整体为圆筒状,所述螺旋式叶片垂直于圆筒内壁;在水平面上,所述滚筒螺旋炒锅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接的一端圆截面中心高于滚筒螺旋炒锅背离粉碎机的另一端圆截面中心1-3cm。
所述火炉为长方体炉身,所述电动机固定在其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接的一端。
所述滚筒螺旋炒锅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接的一端稍高于另一端。
从所述滚筒螺旋炒锅与所述粉碎机相连接的一侧观察,其旋转方向与所述螺旋式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以使榨油原料进入所述滚筒螺旋炒锅后自行旋进至另一端,并进入所述榨油机。
所述粉碎机出料口正对所述滚筒螺旋炒锅,并部分深入滚筒,以不触及所述螺旋式叶片为限,以使粉碎后的榨油原料直接进入所述滚筒螺旋炒锅旋进炒制。
榨油原料在所述螺旋式叶片的推进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下边加热边翻动,在旋进的过程中既能充分、均匀受热,又不至于加热过度破坏油料价值。
所述榨油机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滚筒螺旋炒锅出料口的正下方,口径大于所述滚筒螺旋炒锅直径,以便顺利接收炒制完成的榨油原料,直接进入榨油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传统工艺中的粉碎、炒制、压榨工序对接起来,形成流水作业,可有效解决机器榨油不能炒制、传统工艺不能机器化生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筒螺旋炒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带滚筒螺旋炒锅的榨油装置,主要包括粉碎机1、榨油机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筒螺旋炒锅3、火炉4和电动机8,所述滚筒螺旋炒锅3内壁设有螺旋式叶片5,并由滚动轴承6安设于所述火炉4内部,滚筒螺旋炒锅3与所述粉碎机1相连接一端的外壁上设有齿轮7,并与所述电动机8齿轮相啮合。所述滚筒螺旋炒锅3整体为圆筒状并需倾斜式安装;在水平面上,所述滚筒螺旋炒锅3与所述粉碎机1相连接的一端圆截面中心高于滚筒螺旋炒锅3背离粉碎机1的另一端圆截面中心2cm。所述火炉4为长方体炉身。所述螺旋式叶片5垂直于所述滚筒螺旋炒锅3的圆筒内壁。所述滚筒螺旋炒锅3与所述螺旋式叶片5以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式安装。所述电动机8固定安设在其与所述粉碎机1相连接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学勇,未经程学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油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监控盒的全自动装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