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具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8890.9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8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叶玉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具上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料具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工艺过程中,料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承载工具,工件需要放进专用的料具内再将料具吊入相应的热处理炉等内进行热处理,传统的料具上料方式是采用吊车将工件一个一个的放进料具内,每一次上料都需要人工干预,人工调整上料位置,工人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较大且此过程操作繁琐,无法实现快速、直接、准确的将工件放置在料具的相应位置上,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人工调整工件位置的过程中,既容易损伤工件表面又容易损坏料具,降低料具的使用寿命,同时,工件在吊取过程极易发生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料具上料装置,结合带有滚棒的叉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快速、直接、准确地将工件放置在料具内的问题,该装置运行快速平稳、操作简便、耗时短,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料具的磨损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延长料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料具上料装置,包括料具和上料机构,所述料具包括框体和若干支撑架,每个支撑架竖直至少为一层;所述上料机构为用于将工件传送至料具内的叉车,包括升降机构和若干相互平行的叉齿,叉齿均匀设置在升降机构上,该升降机构设置在叉车的前端并带动叉齿上下同步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依次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框体内,框体上部横向设有一用于吊取的提升杆,每个支撑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限位的支撑块;所述每个叉齿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传送的滚棒,叉齿依次与所述支撑架交错设置且其总宽度至少是料具长度的两倍。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架之间的支撑块的位置均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开设有与工件外圆周相适配的放置槽,保证工件在支撑架上的稳固性,防止料筐在吊取过程中工件发生移动,导致料筐倾斜,发生危险。
作为改进,所述叉齿之间的滚棒的位置均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改进,所述滚棒的圆周面开设有与工件外圆周相适配的环形槽,工件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传送准确性和平稳性。
作为改进,所述置于料具内的叉齿的高度至少满足工件放置在所述滚棒上工件的下表面高于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防止工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支撑块的摩擦,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工件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合带有滚棒的叉车,将工件吊至置于料具外部的叉齿上并利用滚棒传送至料具内的叉齿上,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叉齿向下移动,直至工件恰好落在支撑块的放置槽内,叉齿从料具内移出,实现快速、直接、准确地将工件放置在料具内的支撑架上,整个过程运行平稳、操作简便、耗时短且工件在料具内稳固、不晃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料具的磨损程度,提高生产效率高,延长料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具;11、框体;12、支撑架;121、支撑块;122、放置槽;2、上料机构;21、升降机构;22、叉齿;23、滚棒;231、环形槽;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一种料具上料装置,包括料具1和上料机构2,所述上料机构2为用于将工件传送至料具1内的叉车,包括升降机构21和若干相互平行的叉齿22,叉齿22均匀设置在升降机构21上,该升降机构21设置在叉车的前端并通过齿轮、链条带动叉齿22上下同步移动(此传动方式属于公知技术,图中未画出);所述料具1包括框体11和若干支撑架12,支撑架12依次纵向均匀设置在所述框体11内,每个支撑架12竖直至少设计为一层,支撑架1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限位的支撑块121,为了提高工件在支撑架12上的稳固性,防止料具1在吊取过程中工件发生移动,导致料具1倾斜,发生危险,支撑块121上表面开设有与工件外圆周相适配的放置槽122;所述每个叉齿22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工件传送的滚棒23,滚棒23的圆周面还开设有与工件外圆周相适配的环形槽231,以防止工件在传送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提高传送准确性和平稳性,同时,为保证工件两端能够完全传送至料具1内,叉齿22的总宽度至少是料具1长度的两倍,而且相邻叉齿22上的滚棒23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架12的宽度。
工作过程如下:
上料时,工人驱动叉车使叉齿22与料具1内的支撑架12依次交错设置,再通过整叉车前端升降装置的高度调节叉齿22的整体高度使其至少满足工件放置在所述滚棒23上时,工件的下表面高于所述支撑块121的上表面,防止工件在移动过程中受到支撑块121的摩擦,降低工作效率,损伤工件表面,然后,通过起重机或其他吊车将工件吊至置于料具1外部的叉齿22上,利用各个叉齿22上的滚棒23的转动,工件被传送至料具1内的叉齿22上,待工件完全置于料具1内,调整升降机构21带动叉齿22向下移动,直至工件恰好落在各个支撑块121的放置槽122内,驱动叉车使叉齿22从料具1内移出即完成一次上料过程,此过程中,支撑架12之间的支撑块121的位置均在同一直线上且叉齿22之间的滚棒23的位置也均在同一直线上,支撑架12上的支撑块121与相应叉齿22上的滚棒23一一交错对应,而且支撑块121置于滚棒23的下方,使得叉齿22下移时,保证工件准确、平稳的放置在支撑块121上,该过程可根据实际要求一次完成1~2根长度为十几米的工件的上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尚鼎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8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收缩立体伞式晾衣架
- 下一篇:一种循环烘干机的重力出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