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检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9315.0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3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太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太发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检枪。
背景技术
参见附图1至图2,现有的活检枪一般包括套管针1和设置在套管针1中的针芯2,并在针芯2上设置活检槽4,使用时,如图1所示,先将套管针1往后拉将针芯2上的活检槽4露出,然后将活检枪插入到目标工作位置,此时目标位置的部分组织会进入活检槽4中,然后向前推动套管针1至图2所示的位置,将进入活检槽4的组织与其它部分分离留在活检槽4内,然后将活检枪退出,拆下套管针1得到活检组织。现有的活检槽3为平直凹槽式设计,由于针芯2需要具备一定的刚度,活检槽4不易开的过大,从而影响活检组织的取样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大幅度提高活检组织取样量的活检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活检枪,包括套管针,在所述套管针内设置有针芯,在所述针芯的前端设置有活检槽,所述活检槽为单螺旋形活检槽,所述单螺旋形活检槽包括至少1环螺旋,所述单螺旋形活检槽的螺旋边缘锋利并向针尾方向稍微倾斜翘起。
优选地,所述单螺旋形活检槽的长度在10mm至3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单螺旋形活检槽的长度为20mm。
优选地,所述单螺旋形活检槽包括3环螺旋。
优选地,所述套管针的前端处于同一平面,且边缘锋利。
优选地,所述套管针由金属制成。
优选地,所述针芯由金属制成。
优选地,所述套管针的头部涂有超声显影层。
优选地,所述超声显影层涂覆在所述套管针的头部10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活检枪为半自动活检枪,还包括用于使所述套管针自动前进的弹枪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中的单螺旋形活检槽设计,使得活检槽的有效深度及长度都大大增加,从而单次能够取得的活检组织量明显增加,进而有利于提高活检成功率及阳性率,减少病人痛苦及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活检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活检枪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套管针、2针芯、3单螺旋形活检槽、4活检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进行说明。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包括套管针1,在套管针1内设置有针芯2,在针芯2的前端设置有活检槽,活检槽为单螺旋形活检槽3,单螺旋形活检槽3包括至少1环螺旋,单螺旋形活检槽3的螺旋边缘锋利并向针尾方向稍微倾斜翘起。
本实用新型中,活检槽采用单螺旋形活检槽3,使得针芯2进入欲活检组织区域时采用螺旋形推进,有利于活检槽紧密贴合组织,亦有利于减少局部组织损伤;单螺旋形活检槽3的边缘锋利并向针尾方向稍微倾斜翘起设计,在套管针1进刀时能够和套管针1的内壁贴合,从而使活检组织完整,边缘清晰锐利,有利于组织的病理学处理及诊断;同时,在相同粗细(型号)活检枪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形设计使活检槽的有效深度及长度增加,活检组织量将明显增加。
本实用新型中的单螺旋形活检槽3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可以在10mm至30mm之间,例如设定单螺旋形活检槽3的长度为20mm。
本实用新型中,单螺旋形活检槽3包括的螺旋的环数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例如可以包括3环螺旋。
将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管针1的前端设置成处于同一平面,且边缘锋利,有利于活检组织从其他部分上分离,且保证活检组织边缘清晰。
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管针1和针芯2都可由金属制成,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
在套管针1的头部涂覆超声显影层,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能够在CT引导下使用,也可在超声引导下使用,而在CT及超声引导下进针深度均可一目了然,大大增加其使用范围;具体实施时,超声显影层涂覆在套管针1的头部10mm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枪头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可以是半自动活检枪,此时该活检枪还包括用于使套管针1自动前进的弹枪系统。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活检枪能够提高活检成功率及阳性率,减少病人痛苦及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太发,未经谭太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无源蓄电式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双人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