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9372.9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洋;马建平;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松动 结构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中大型蓄电池的接线端子一般采用圆柱形合金铜芯与铅基外壳熔焊结合的端子,在端子使用时,因铜芯外表为光滑圆柱形,容易因外部扭力与铅基脱离,导致铜芯滑丝。另外,在震动环境中,通过螺栓连接的连线和铜芯很容易松动,业内纠正措施一般采用在铜芯外壁添加长方体形凸翅的方法增加铜芯与铅基的结合力,但其针对铜芯滑丝的效果一般,而对连线与铜芯连接松动的效果也很微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可以克服连线与铜芯连接易松动和铜芯滑丝的不足,具有连接紧密、多规格适用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包含铅基外壳和铜芯,其特征是:铜芯由长方体形的顶部上接线端和底部下接线端分别通过圆柱形的上平台和下平台与中部的圆柱形载体连接成一体,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的侧面及顶端均有大小不同的圆形接线螺栓孔及紧固螺栓孔。
进行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连接连接线时,将其内部熔焊嵌入的防松动结构铜芯上接线端或下接线端上的接线螺栓孔与对应型号的国标连接线通过国标螺栓、螺母紧密连接到一起;然后通过国标螺栓旋转进入紧固螺栓孔,使得通过紧固螺栓孔的螺栓可以压实到通过接线螺栓孔的螺栓本体上,从而起到防止国标连接线与上接线端或下接线端连接松动的作用。而连接上平台和下平台的载体上的两个凸翅和长方体形的上接线端、下接线端可以同外部的铅基外壳相互作用产生抗力,阻止防松动结构铜芯与铅基外壳脱离滑动,避免因传统结构铜芯外表圆滑导致的铅基外壳脱离松动所形成的“滑丝“现象。同时,因上接线端或下接线端结构类似,所以将防松动结构铜芯翻转180度后还可以同样的应用,且因上接线端或下接线端上的接线螺栓孔大小不同,所以防松动结构铜芯可以同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连接线或蓄电池,从而达到多规格适用的特点。
具体进行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加工时:首先需要加工出具有防松动结构铜芯外形的合金模具,利用外形加工模具将纯铜或耐腐蚀铜合金加工出半成品防松动结构铜芯;再利用工业定位打孔装置在上接线端和下接线端侧面和顶部分别打出带有螺纹的接线螺栓孔和紧固螺栓孔;此时,用镊子或尖嘴钳夹住加工完成的铜芯,蘸取氯化锌溶液清洗,蘸取溶液的高度达到铜芯正放高度的2/3为宜,蘸取时间约为2~3秒,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干布或海绵将蘸取氯化锌的铜芯表面擦拭干净;将表面蘸氯化锌处理的铜芯,用镊子或尖嘴钳夹住,放入温度在500℃以上、铅锡成分重量比为1:1的溶液中进行蘸锡处理,蘸锡时间5-10s,蘸取铅锡的高度达到铜芯正放高度的2/3为宜;将沾锡的铜芯放入按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外形标准加工的端子工装中加温,待温度上升到300℃以上,通过工业合金溶液浇铸方式将铅溶液浇铸到沾锡铜芯外表,最终完成成品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的加工,然后取出查看成品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外观,端子外观无缺损即为合格的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具有连接紧密、多规格适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传统铜芯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松动结构铜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蓄电池防松动结构铜芯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 上接线端,2. 紧固螺栓孔,3. 接线螺栓孔,4. 下接线端,5.上平台,6. 下平台,7. 凸翅,8. 载体,9. 铅基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3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洗的阳台建筑护栏
- 下一篇:一种用于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的隔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