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管式地埋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99590.2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3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F25B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县城桥镇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管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管式地埋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紧迫,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中利用地表下具有良好温度性质的土壤作为地源热泵热源(或冷源)的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地源热泵装置的普及,地埋管换热器作为地源热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土壤的换热能力受到了地源热泵行业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在制冷或制热时,土壤源的温度特性要比空气源的温度特性优越,使得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的节能性更好。地埋管换热器,主要功能是在冬季时将土壤中的热量传递至热泵机组,夏季时将土壤的冷量传递至热泵机组。地埋管目前多采用需要打井的竖直式地埋管,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一、打井有一定深度,造价较高;二、施工时地埋管间的分离支架较易破损,造成局部热量短路,使热泵机组运行性能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管式地埋管系统,能够无需打深井,且造价便宜。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管式地埋管系统,其包括水平地埋管、热管、集水管;所述水平地埋管有至少十根,设于地下,且其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地上的地源热泵连接;所述水平地埋管之间相互并联;所述集水管在所述水平地埋管上方,所述集水管包括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所述供水集管和所述回水集管分别与所述水平地埋管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相连;所述热管垂直布置于水平地埋管的下方。
作为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水平地埋管的直径逐渐变大。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水平地埋管的直径为三十二毫米逐渐变为四十毫米。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节能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所述水平地埋管并联设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无需深打井,减轻了建筑工程的难度,降低了造价。所述热管垂直布置于水平地埋管的下方,实现水平地埋管长期处于恒温条件下,能够增强其换热能力,增大水平地埋管单位面积的换热量,能够使水平地埋管在相比于传统水平地埋管在较小的面积内完成高效的换热。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管式地埋管系统,其包括水平地埋管1、热管2、集水管3;水平地埋管1有至少十根,设于地下,且其输入端4和输出端5分别与地上的地源热泵连接;水平地埋管1之间相互并联;集水管3在水平地埋管1上方,集水管3包括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供水集管和回水集管分别与水平地埋管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相连;热管2垂直布置于水平地埋管1的下方。水平地埋管1的直径逐渐变大。水平地埋管的直径为三十二毫米逐渐变为四十毫米。
通过将水平地埋管并联设置,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无需深打井,减轻了建筑工程的难度,降低了造价。热管垂直布置于水平地埋管的下方,实现水平地埋管长期处于恒温条件下,能够增强其换热能力,增大水平地埋管单位面积的换热量,能够使水平地埋管在相比于传统水平地埋管在较小的面积内完成高效的换热。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莘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99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过电保护器绝缘护套
- 下一篇:一种厚板L形钢板剪力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