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二次电缆承力支撑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0014.5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曾惠敏;林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二次 接线 电缆 支撑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工器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二次电缆承力支撑工具。
背景技术
由于二次电缆A1(指的是用于控制、信号传递和反馈的电缆,比如电动机操作柱控制电缆、计量、保护、电气通信电缆,都属于二次电缆。)为铜导线比较重,若不采取有效支撑措施,二次电缆本身重量将由互感器二次绕组板A2承重,对互感器二次绕组板产生下拉作用,导致互感器二次绕组板密封不严,在绝缘油压作用下,绝缘油会由二次绕组板周边部位渗出,引起绝缘油受潮,造成互感器内部绝缘下降,严重时会发生互感器内部短路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因密封圈老化和二次电缆重量作用导致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外周部位漏油现象发生,防止互感器绝缘油受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的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二次电缆承力支撑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二次电缆承力支撑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T型构件和可拆连接在T型构件下端的悬挂件,所述T型构件由绝缘的横杆件和竖杆件连接构成,所述横杆件两端固定在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侧表面上,所述悬挂件下端设有开口斜朝上弯钩和开口斜朝下弯钩,以用于支撑吊挂二次电缆。
进一步的,上述T型构件的下端设有一中间连接头,所述中间连接头下端部一侧表面在圆周上间隔布设有凹齿和凸齿,在中间连接头下部开设有第一开槽,所述悬挂件上端部一侧表面在圆周上也间隔布设有凹齿和凸齿,以与中间连接头下端部的凹齿和凸齿相配合,所述悬挂件上部开设有第二开槽,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相对设有,且穿接有碟型螺栓和螺母。
进一步的,上述中间连接头下端部和悬挂件上端部纵截面呈圆形状,第一、二开槽的槽深为圆形直径的2/3。
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时,将横杆件两端固定安装在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侧表面上,T型构件下端的凹、凸齿和悬挂件上端部的凸、凹齿互相咬合,用碟型螺栓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并用螺母锁紧,将与互感器二次绕组板连接的二次电缆放在开口斜朝上弯钩或开口斜朝下弯钩上,并用扎带将二次电缆与开口斜朝上弯钩或开口斜朝下弯钩绑结实,于是二次电缆重量将由本实用新型承重,若互感器二次绕组板背后密封圈老化,由于密封圈仍在充实着整个互感器二次绕组板背后密封圈凹槽,绝缘油不会渗露出来,有效防止互感器内部受潮。
本发明的特点及技术成果:
本实用新型有效防止因密封圈老化和二次电缆重量作用导致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外周部位漏油现象发生,防止互感器绝缘油受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二次电缆与二次绕组板连接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示意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竖杆件下部的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悬挂件上端部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二次电缆承力支撑工具,包括一T型构件1和可拆连接在T型构件下端的悬挂件2,所述T型构件由绝缘的横杆件101和竖杆件102连接构成,所述横杆件101两端固定在互感器二次接线盒内侧表面上,所述悬挂件2下端设有开口斜朝上弯钩201和开口斜朝下弯钩202,以用于支撑吊挂二次电缆。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安装固定牢靠,上述T型构件的下端设有一中间连接头3,所述中间连接头3下端部一侧表面在圆周上间隔布设有凹齿301和凸齿302,在中间连接头下部开设有第一开槽303,所述悬挂件2上端部一侧表面在圆周上也间隔布设有凹齿和凸齿,以与中间连接头下端部的凹齿和凸齿相配合,所述悬挂件上部开设有第二开槽203,所述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相对设有,且穿接有碟型螺栓和螺母。安装过程,T型构件下端的凹、凸齿和悬挂件上端部的凸、凹齿互相咬合,然后用碟型螺栓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并用螺母锁紧,由于二次电缆安装位置可以会有所偏差,需要悬挂件有所摆转,因此采用凸、凹齿互相咬合可以使悬挂件可在任意位置定位。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上述中间连接头下端部和悬挂件上端部纵截面呈圆形状,第一、二开槽的槽深为圆形直径的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莆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0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