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纱线张力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0321.3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0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季小强;程丽美;谢波;陈丽香;刘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27/10 | 分类号: | D04B27/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纱线 张力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配件领域,特别指出一种用于纱线传导的纱线张力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经编机整经编织过程中,纱线的进纱次序直接影响编织出的编织物的质量,同步有序的进纱次序,编织的织物规格整齐,纱线之间密度均匀,传统进纱过程中,纱线从纱筒中直接出线,此时纱线的水平方向参差不齐,在编织过程中就容易出线纱线之间密度不均匀,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出现缝隙过大,从而影响了成品编织物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纱线张力控制器,能够对纱线进行统一有序传导,并且通过导纱柱对纱线的水平方向进行统一整理,使水平方向不同的纱线在出纱时水平方向统一。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纱线张力控制器,包括主体盘架,所述的主体盘架呈圆形,其边缘设有卡扣,所述的主体盘架边缘还设有进纱口和出纱口,主体盘架表面设有导纱柱,所述的导纱柱至少有两个,且以主体盘架圆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所述的导纱柱的一端与主体盘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限位圆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纱口外侧还设有与主体盘架垂直的圆形挡纱片,所述的圆形挡纱片直径与主体盘架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纱柱外圈设有抗磨损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盘架表面还设有与主体盘架同心,直径小于主体盘架的圆形片,所述的圆形片通过主体盘架另一侧的定位螺母与主体盘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纱口和出纱口的端面设有橡胶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纱线张力控制器通过卡扣连接在纱架横杆上,纱线从进纱口进入,在导纱柱的导向下,纱线经过S型绕转,从出纱口出纱,经过导纱柱的作用,纱线在出纱后,水平方向保持一致,在经编过程中,不会出现纱线之间出现大缝隙的情况,结构简单,效果明显,且陈本较低,易于大量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纱线张力控制器,包括主体盘架1,所述的主体盘架1呈圆形,其边缘设有卡扣2,所述的主体盘架边缘还设有进纱口3和出纱口4,主体盘架1表面设有导纱柱5,所述的导纱柱5至少有两个,且以主体盘架1圆心为中心,等间距分布,所述的导纱柱5的一端与主体盘架1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限位圆片6;纱线张力控制器通过卡扣连接在纱架横杆上,并通过螺丝7进行紧固,纱线8从进纱口3进入,从其中一个导纱柱5的上表面绕向另一个导纱柱5的下表面,形成S型绕转,这种绕转方式使得纱线8从原来的水平方向不平整变为水平方向平整统一,所述的限位圆片6防止纱线8跑出导纱柱5的导纱范围,所述的出纱口4外侧还设有与主体盘架1垂直的圆形挡纱片9,所述的圆形挡纱片9直径与主体盘架1的直径相等,所述的的挡纱片9主要作用是一方面控制纱线导线装置之间的距离,防止每个纱线张力控制器之间距离过短,发生纱线缠绕,另一方面利于控制纱线张力控制器的整体角度。
所述的导纱柱5外圈设有抗磨损垫圈10,由于纱线不断从导纱柱5上传导,传导过程中将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和热量,为防止纱线过热发生粘性或者受到磨损,在导纱柱外圈加设抗磨损垫圈,辅助纱线传导,起到更顺利的传导作用。
所述的主体盘架1表面还设有与主体盘架1同心,直径小于主体盘架1的圆形片11,所述的圆形片11通过主体盘架另一侧的定位螺母12与主体盘架1连接,所述的圆形片采用陶瓷材质,防止长时间摩擦的纱线产生静电,对经编机产生影响。
所述的进纱口3和出纱口4的端面设有橡胶圈12,与导纱柱外圈设的抗磨损垫圈同样原理,进纱口和出纱口通过长时间受到摩擦,容易对纱线的质量产生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0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贾卡床运动控制凸轮
- 下一篇:沉降片床运动控制凸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