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夹持套的内孔镗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0421.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4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狮精密刀具(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B23C5/00;B23D7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夹持 内孔镗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中的刀具,尤其涉及具有定位夹持套的内孔镗刀。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机械化程度发展的步伐较快,在应用于机械加工中对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对深孔以及阶梯孔的加工,要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孔的深度生产一把特定长度的刀具,但在对阶梯孔的加工时,由于孔内要求不同,会导致需要进行换刀的工序产生,这样,在换刀后可能会由于对刀不准,导致加工出来的阶梯孔的同轴度产生偏差,且加工速度较慢,影响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于阶梯孔加工,确保其同轴度,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阶梯孔的台阶处一并倒角处理的多功能刀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定位夹持套的内孔镗刀,包括刀柄、刀头、铰刀、第一倒角刀刃、螺纹刀、第二倒角刀刃、铣刀、第三倒角刀刃、固定螺母、夹持套,其特征在于刀头包括由前向后依次焊接的铰刀、第一倒角刀刃、螺纹刀、第二倒角刀刃、铣刀、第三倒角刀刃组成,刀头通过固定螺母固定在夹持套上。铰刀为具有两齿的圆锥铰刀。刀头的外壁开设有两对称的平面。铣刀的刃宽为0.2mm。
本装置的有益效果:本刀具用于加工阶梯孔,并对阶梯孔内进行内螺纹加工,同时对台阶处进行倒角处理,实现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证阶梯孔加工的同轴度,尤其适合电子产品壳体中局部安装孔的加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刀头示意图,其中:
1—刀柄,2—刀头,3—铰刀,4—第一倒角刀刃,5—螺纹刀,6—第二倒角刀刃,7—铣刀,8—第三倒角刀刃,9—固定螺母,10—夹持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有定位夹持套的内孔镗刀,包括刀柄1、刀头2、铰刀3、第一倒角刀刃4、螺纹刀5、第二倒角刀刃6、铣刀7、第三倒角刀刃8、固定螺母9、夹持套10,其特征在于刀头2包括由前向后依次焊接的铰刀3、第一倒角刀刃4、螺纹刀5、第二倒角刀刃6、铣刀7、第三倒角刀刃组成8,刀头2通过固定螺母9固定在夹持套10上。
进一步的,为了在加工中阶梯孔进行粗加工时提高其工作效率,所述铰刀3为具有两齿的圆锥刀。
进一步的,为了节省材料投入,降低其铰刀3表面与阶梯孔处的摩擦,提高工作效率,在所述刀头2的外壁开设有两对称的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铣刀7的刃宽为0.2mm。
本实用新型用于加工阶梯孔,在本实用新型向下加工直到铣刀7完成切削后,由铰刀3和铣刀7完成阶梯孔的整体成型,利用第二倒角刀刃6和第三倒角刀刃8完成对阶梯孔内部台阶处的倒角处理,并利用螺纹刀5对阶梯孔内进行内螺纹加工;在加工的阶梯孔为通孔时,利用向上倾斜的第一倒角刀刃4实现对阶梯孔底部边缘的倒角加工,实现一次性完成多道工序的加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并能保证阶梯孔加工的同轴度,尤其适合电子产品壳体中局部安装孔的加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列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在外观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狮精密刀具(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亚狮精密刀具(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0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三角形固定架
- 下一篇:高兼容性的公共自行车锁车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