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及包括其的呼吸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162.9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熠;詹谊锋;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刘华联 |
地址: | 10004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呼吸 面罩 框架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面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及包括其的呼吸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面罩通常需要与呼吸机相连,以便把呼吸接机输出的可呼吸的气体提供给佩戴者。现有的呼吸面罩分通常可为两种,即具有前额支撑架的呼吸面罩和不具有前额支撑架的呼吸面罩。在通常情况下,具有前额支撑架的呼吸面罩能够给佩戴者带来更加舒适的感觉,使得佩戴者更加青睐于具有前额支撑架的呼吸面罩。但是,由于佩戴者的人种、年龄和身高各不相同,使得不同的佩戴者需要的不同尺寸的前额支撑架。
中国专利CN101472637A公开了一种面罩的前额支架,该前额支架包括框架连接器和前额软垫支架以及调节旋钮,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调整前额软垫支架相对于框架连接器的伸出距离,以便使其适应不同的佩戴者。但是由于其调节旋钮需要手动调节,不同的佩戴者都需要重新调整,而且手动调节难以调节到最佳舒服度,导致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可以自动调整前额支撑架以使其适用于不同前额高度的佩戴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其包括:扣合罩,扣合罩包括扣合端和与扣合端相对的用于连接呼吸面罩的呼吸管道的连接端,以及构造在扣合端和连接端之间的变形部;前额支撑架,其固定设置在扣合罩上并处于连接端与变形部之间。其中,变形部构造成能够通过自身变形来使前额支撑架贴合于不同前额高度的佩戴者的前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形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褶皱,各褶皱均为从扣合罩的顶部沿两侧向下延伸的褶皱。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褶皱均具有U形或V形的凹陷。
在一个实施例中,凹陷的开口尺寸沿着从扣合罩的顶部到扣合罩的底部的方向逐渐递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扣合罩内,变形部由柔性材料制成,而其它部分由硬质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扣合罩的扣合端设有用于安装衬垫的固定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结构为环绕在扣合罩的扣合端的外壁上的环形凸缘。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额支撑架包括固定在扣合罩上的固定套和用于抵靠于佩戴者前额的贴额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套和贴额板的衔接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固定套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呼吸面罩的头带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而在贴额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头带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前额支撑架与扣合罩一体成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端设有用于连接呼吸管道的通孔,扣合罩还包括环绕在通孔外的环形褶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呼吸面罩,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框架、安装于框架的扣合罩的扣合端上的衬垫和安装于前额支撑架的头带,以及连接于扣合罩的呼吸管道。
在本申请中,所述前方和后方分别定义为远离佩戴者面部的方向和靠近佩戴者面部的方向,而所述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定义为远离佩戴者脚部的方向和靠近佩戴者脚部的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相比于中国专利CN101472637A公开的前额支架不用调整前额软垫支架相对于框架连接器的伸出距离,仅需通过变形部的变形就可以自动调节前额支撑架,从而促使前额支撑架贴合于不同前额高度的佩戴者的前额。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相比于现有的呼吸面罩的框架、尤其是中国专利CN101472637A公开的前额支架具有更加简单结构,因此可以降低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通过前额支撑架可以分担部分来自头带的作用力,从而降低头带施加给扣合罩和衬垫的作用力,因此可以有效地缓解由扣合罩通过衬垫施加给佩戴者面部的压迫感。
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廉,使用安全稳定,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的立体图,其中还显示了与框架配合的呼吸管道;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呼吸面罩的框架的主视图,其中还显示了与框架配合的呼吸管道;以及
图3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其中还显示了与框架配合的呼吸管道。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1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