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209.1 | 申请日: | 2014-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4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崔龙兵;蒋建平;罗荣;陈超;崔光;罗军;罗凤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阀 传输 测井 辅助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复杂井况下的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传输测井辅助工具主要由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湿接头和公接头固定器三部分组成,所述湿接头和所述公接头固定器通过转换接头相连。如图2所示为湿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述为公接头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申请文件中,定义所述公接头固定器由如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大径连接部、锥形连接部和小径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台阶部和环槽部。
现有技术的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直接通过轴向对接公湿接头完成上下仪器间的连通,这种形式的对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1、适应性差,在井下操作时,会有大体积的杂质进入到工具的外壳内部,影响工具的使用效果,因此为了保证工具能够正常使用,对施工工艺以及井况要求较高,增加了施工难度;2、不具备长裸眼井况施工性能,由于公接头固定器在对接时的不稳定性,在长裸眼井况下一次对接成功率极低;3、结构复杂,零件的数量及种类多,难于实现对公接头固定器的快速连接和拆卸,操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传输测井成功率的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至少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湿接头以及所述湿接头连接的公接头固定器,其中所述公接头固定器由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组成,所述湿接头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连接部至少包括大径连接部、锥形连接部和小径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包括环槽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对应所述湿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处环设有若干定位所述公接头固定器安装位置的定位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单向过滤结构,所述单向过滤结构由套设在所述锥形连接部上的滑套和套设在所述小径连接部上的滑套复位弹簧组成,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所述环槽部上套设有两个相互扣合的半圆形螺套,两个所述半圆形螺套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键为平键,所述平键嵌入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中,若干所述平键均匀环设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键形成的圆心角为60°、90°或120°。
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由相互贯通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构成,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横截面,在所述第一套筒的筒壁上均匀布置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通过在所述公接头固定器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湿接头连接处的外壳中环设置若干定位键,提高所述公接头固定器在安装时的定位精度,增强所述公接头固定器在对接时的稳定性;通过在所述公接头固定器的第一连接部上套设单向过滤结构,防止较大体积杂质进入到所述辅助工具的外壳内部;通过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环槽上套设两个相互扣合的半圆形螺套,实现对所述公接头固定器的快速连接与拆卸。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不仅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用,也能够在钻井泥浆和清水等电解质环境下实用,实现电压、电流及信号的传输,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在复杂井况施工一次成功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湿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公接头固定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公接头固定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滑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图7的左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螺旋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两个相互扣合的半圆形螺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阀式传输测井辅助工具的半圆形螺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2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牛福利型屠宰装置
- 下一篇:月饼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