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ICC导管固定袖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490.9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唐瑶;夏广惠;刘红;严伟;宋慧;徐璟;薛静;吴筱玫;朱大如;张燕;惠兵;盛志红;孙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瑶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叶涓涓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icc 导管 固定 袖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PICC导管的袖套。
背景技术
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通常是肘窝静脉)插入并开口于中心静脉的导管,它简化了中心静脉的穿刺过程,降低了中心静脉的穿刺风险和感染机率,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目前PICC导管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继中心静脉导管之后的又一种极其重要的输液途径和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多种选择。PICC能够满足患者输注强刺激性药物、高浓度液体、快速补液及长期治疗等多种需求,由于保留时间长同时减轻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临床上深受护患欢迎。
使用PICC导管的患者除了定期需要静脉输液治疗之外,平时也可以外出活动,PICC导管一般通过胶布或普通捆扎带固定在患者臂部,这样的固定方式一是不美观,二是外出时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污染作用。而且,胶布或捆扎带过窄时固定效果不好,过宽时又不利于实时观察PICC导管的状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美观大方,又能起到很好的固定和防护作用的PICC导管专用袖套。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ICC导管固定袖套,包括长条形的袖套本体,所述袖套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端,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彼此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端和第二固定端之间设有弹性布料,所述弹性布料包括间隔设置的尼龙布条,所述尼龙布条至少为两条,相邻两条尼龙布条之间连接有透明橡胶丝,所述弹性布料上设有口袋,弹性布料上覆盖有弹性防护层,所述弹性防护层长度小于弹性布料长度, 所述口袋设于弹性防护层与弹性布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防护层为布套,所述布套一侧设有供导管的接头伸入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防护层缝制在弹性布料外侧,弹性防护层与弹性布料之间设有供导管的接头伸入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袖套边缘设置有长度测量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端设有刺毛面,所述第二固定端设有圆毛面,所述第二固定端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固定端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端上设有纽扣,所述第一固定端上设有扣眼。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能够有效固定PICC导管,弹性好,关节部位使用后活动不受限制,不会妨碍血液循环或令关节部位移位,面料透气性好,独有弹性防护层设计不仅能够保护PICC导管,而且美观大方,袖套上设置有观察窗口,便于对PICC导管的定期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除去弹性防护层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固定端为纽扣组合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俯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俯视图;
图6为具有刻度的PICC导管固定袖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袖套本体,2-第一固定端,3-第二固定端,4-弹性布料,5-尼龙布条,6-透明橡胶丝,7-口袋, 8-弹性防护层,9-纽扣,10-扣眼,11-开口,12-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瑶,未经唐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