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1697.6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和;胡鹏辉;伍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54 | 分类号: | B66C1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南省郑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机 防雨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驾驶室,特别涉及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起重机驾驶室前窗上部的本体部分为平滑结构,这种结构从外观上虽然感觉比较平顺,但是下雨时,驾驶室顶部累积的雨水会流到前窗上,防碍驾驶员的视线,给驾驶员的操作和驾驶带来麻烦,且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防雨、设计简单、成本低、视野开阔的起重机驾驶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它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的驾驶室本体的下面安装有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下侧面安装有支柱,所述的驾驶室本体右面的前面安装有可视窗A和可视窗B以及与可视窗A和可视窗B相配合的窗框A和窗框B,所述的可视窗A和可视窗B为直角梯形结构,驾驶室本体右面的后面为固定面板,所述的固定面板中上部安装有警示铃,驾驶室本体左面的前面安装有可视窗C和可视窗D以及与可视窗C和可视窗D相配合的窗框C和窗框D,所述的可视窗C和可视窗D为直角梯形结构,驾驶室本体左面的后面安装有门,驾驶室本体的前面安装有可视窗E和可视窗F以及与可视窗E和可视窗F相配合的窗框E和窗框F,所述的可视窗E和可视窗F共同组成了一个凸弧型的结构,所述的窗框A和窗框C上安装有一组液压升降杆,所述的液压升降杆的固定段分别与窗框A和窗框C连接,液压升降杆的伸缩段分别与可视窗E的左右两端连接,所述的驾驶室本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的顶盖为凸弧的结构,所述的顶盖的前端设置有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为上扬的结构,所述的顶盖左右两边以及后边均设置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突出于驾驶室本体,所述的顶盖右边凹槽和后边凹槽的交汇处设置有排水孔。
所述的可视窗A和可视窗B为上下对称结构,可视窗A和可视窗B与窗框A和窗框B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套。
所述的可视窗C和可视窗D为上下对称结构,可视窗C和可视窗D与窗框C和窗框D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套。
所述的可视窗E和可视窗F为上下对称结构,可视窗E和可视窗F与窗框E和窗框F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套。
所述的固定面板为长方形结构且与窗框A和窗框B固定连接。
所述的挡水板伸出的长度至少可以遮盖可视窗E的最外侧。
所述的顶盖与凹槽为一体结构。
所述的可视窗A和可视窗B与可视窗C和可视窗D成对称结构。
所述的可视窗A和可视窗B、可视窗C和可视窗D与可视窗F均为固定结构。
所述的可视窗E的顶部通过合页与窗框E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左右两边均设置有可视窗,这样保证了驾驶员在驾驶室内视野开阔,可视窗上下左右均设置为对称结构,保证了整个驾驶室美观、大方,驾驶室的前面设置为两个弧形的可视窗,两个弧形的可视窗共同组成了一个凸弧的结构,另外驾驶室的顶端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为上扬的结构,这样保证了不会积水,顶盖设置为凸弧的结构,雨水会向低处流,流向凹槽,通过排水孔,将雨水排出,挡水板的长度超过了前面可视窗的最外侧,这样可以防止驾驶室顶部的雨水流到驾驶室的前窗上,有效提高下雨天的驾驶和操作的安全性,另外前面的可视窗为可活动的,平时可以打开通风,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美观大方、视野开阔,防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起重机防雨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中:1、驾驶室本体 2、底座 3、支柱 4、可视窗A 5、可视窗B 6、窗框A 7、窗框B 8、固定面板 9、警示铃 10、可视窗C 11、可视窗D 12、窗框C 13、窗框D 14、门 15、可视窗E 16、可视窗F 17、窗框E 18、窗框F 19、液压升降杆 20、顶盖 21、挡水板 22、凹槽 23、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重工起重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1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阀门电动装置蜗杆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龙头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