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导热材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2516.1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0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勇;龙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4 | 分类号: | B32B15/04;B32B15/2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导热 材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热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导热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电视、手机、户外户内广告机等各种显示装置上,液晶显示面板本身不会发光,需要背光模组为其提供背光进行显示。一般背光模组,如用于笔记型电脑的背光模块提供的亮度,虽足够供使用者于室内环境工作,但在室外环境中,环境光则造成显示装置亮度的不足。为提高显示装置可产生的亮度以使显示装置适用于户外,方法之一系增加背光模块的光源密度;然而,增加光源密度产生的热能却可能造成光源模块温度升高影响灯珠寿命、或使光学膜片受热翘曲,或者影响液晶分子的旋转。
现有的背光模组使用的散热材料一般为三层结构:
第一层:散热涂料层(导热系数600-1500w/(m.k))
第二层:金属基材(导热系数200-300w/(m.k))
第三层:导热胶黏剂层(导热系数1.0-2.8w/(m.k))。
其缺陷为:
1)由于金属基材本身导热系数的限制,致使该散热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达不到现代高集成化电子器件的散热要求。
2)金属基材使用片材的纯金属,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导热材料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由于金属基材本身导热系数的限制,致使散热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达不到现代高集成化电子器件的散热要求,金属基材使用片材的纯金属,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导热材料结构包括三层,第一层为散热涂层石墨,配比为质量比40%-60%的石墨粉、0%-5%的石墨烯、10%-20%的ALN、0%-5%的丙烯酸,第二层为金属基材采用铜箔或者铝箔,第三层为泡沫状的吸热涂层,配比为质量比90%-95%的0.3um高纯SIC粉末、0%-5%的Al2O3、0%-5%的Y2O3。
进一步,所述的泡沫陶瓷具有良好的三维网络连通结构,良好的空气渗透率的保障,泡沫孔径可在8-60ppi之间,利于空气流的均匀分布。
效果汇总
本实用新型的吸热涂层面直接与背光模组中的热源紧贴,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吸热,然后再通过金属基材传导到散热涂层上,散热涂层再通过与空气交换热量及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由于能吸热涂层能快速的吸热,然后通过金属基材及散热涂层传导出去,比传统的使用导热胶黏剂层的方式散热的速度提高2-3倍,能更好的解决散热的问题,延长灯珠乃至整个模组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导热材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涂层石墨;2、金属基材;3、吸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导热材料结构的结构,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导热材料结构包括三层,第一层为散热涂层石墨1,配比为质量比40%-60%的石墨粉、0%-5%的石墨烯、10%-20%的ALN、0%-5%的丙烯酸,第二层为金属基材2采用铜箔或者铝箔,第三层为泡沫状的吸热涂层3,配比为质量比90%-95%的0.3um高纯SIC粉末、0%-5%的Al2O3、0%-5%的Y2O3。
进一步,所述的泡沫陶瓷具有良好的三维网络连通结构,良好的空气渗透率的保障,泡沫孔径可在8-60ppi之间,利于空气流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吸热涂层面直接与背光模组中的热源紧贴,使其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吸热,然后再通过金属基材传导到散热涂层上,散热涂层再通过与空气交换热量及辐射的方式,将热量散发出去,由于能吸热涂层能快速的吸热,然后通过金属基材及散热涂层传导出去,比传统的使用导热胶黏剂层的方式散热的速度提高2-3倍,能更好的解决散热的问题,延长灯珠乃至整个模组的寿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25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氧玻璃布纸基复合覆铜板
- 下一篇:一种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