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机加热炉进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3174.5 | 申请日: | 2014-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苏保信;陈荣;郑守国;袁平;刘盛平;艾学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16 | 分类号: | H01B13/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机 加热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漆包线的涂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漆包机加热炉进风结构。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由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等工艺制成。目前对于漆包线的涂漆工艺,一般有毛毡法涂漆与模具法涂漆两种。毛毡法涂漆目前越来越少的被应用于目前的漆包线涂漆工艺中。模具法涂漆使用涂漆喷嘴构成固定模具,能根据不用的线规和裸铜线的屈服强度来选择对应尺寸的模具,涂膜厚度可控而精度高,其被普遍的认为更适合目前的漆包线制作工艺。
在模具法涂漆工艺中,由于铜线与涂漆器内涂漆组件间的剧烈作用而产生气态溶剂。其气态溶剂在物理效应作用下,伴随着涂漆组件所处的半密闭盖板环境,从而在涂漆组件上方处的盖板内壁形成凝结液体,并最终滴落到铜线上,从而使铜线产生质量缺陷。同时,气态溶剂一旦溢出到外部环境,往往又会产生相应的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漆包机加热炉进风结构,从而可靠的实现对于铜线涂漆时的气态溶剂的高效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漆包机加热炉进风结构,包括加热炉以及布置于加热炉旁侧处的涂漆器,所述涂漆器内设置用于铜线涂漆的涂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漆组件布置于涂漆器的机架底板上,且涂漆组件上罩设有盖板;所述机架底板与盖板间围合构成加热炉的吸风腔道,该吸风腔道沿其布置方向向内顺延并连通至加热炉炉腔内,所述盖板和机架底板与加热炉的炉膛壁间彼此密封连接。
机架底板上的靠近加热炉所在端部设置有凹槽状的封板,封板的一侧槽端与加热炉的炉腔壁间固接,另一侧槽端固接于机架底板的朝向加热炉所在端处;盖板与封板的两侧槽壁间密封固接。
所述盖板内腔呈二段式的阶梯方槽状构造,阶梯方槽状盖板与机架底板围合构成吸风腔道的方形阶梯孔结构;方形阶梯孔状吸风腔道的大口径段位于其进风端而小口径段位于其出风端,涂漆组件位于其小口径段布置;所述阶梯孔状腔道的大口径段开口长度为278mm,开口高度为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盖板内腔和机架底板间所围合而成的腔道,从而构成加热炉的吸风腔道。实际使用时,由于加热炉进风时的的负压吸取作用,风力会不断的从上述吸风腔道处被吸入加热炉炉膛内。这样,一方面,涂漆组件与炉口之间形成密闭的进风通道保证了风力的进入,确保了加热炉炉膛内的高效燃烧。更重要的是,由于涂漆组件整体位于腔道内,涂漆组件与铜线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气态溶剂会直接被风压沿吸风腔道而带入加热炉炉膛内,从而不但实现了气态溶剂的快速抽取,避免了气态溶剂后期凝固所产生的对于铜线质量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实现了气态溶剂的焚烧能力,最终在提升炉膛内部焚烧温度的同时又确保了对于气态溶剂的由吸取到焚烧的一条龙处理效果,一举多得。
2)、实际上,本实用新型上述效果的实现,首先一定要保证盖板和机架底板与加热炉的炉膛壁间的彼此密封连接效果。此处通过封板的布置,从而来确保上述密封效果的实现。机架底板与加热炉炉膛壁之间的空余间隙的填充以沿机架底板延伸的封板来实现,从而确保了机架底板、盖板以及加热炉炉膛壁三者间的密封连接效果,进而为吸风腔道的可靠工作提供了基础保证。
3)、方形阶梯孔状吸风腔道的布置,一方面通过加大吸风腔道的口径,从而保证了加热炉炉膛的进风量和高效燃烧效果。另一方面,吸风腔道由大到小,而涂漆组件又位于其小口径段处,风力在经过吸 风腔道时其路径被不断压缩,进而使经过涂漆组件处的风力更大,从而更能保证对于涂漆组件处的气态溶剂的抽吸效果,其工作可靠稳定而吸取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部件对应关系如下:
a-铜线 b-大口径段 c-小口径段
10-加热炉
21-涂漆组件 22-盖板 23-机架底板 231-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此处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结构,并对其工作流程作以下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未经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3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绕包机的带盘锁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屏蔽层的聚酯醚绝缘高温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