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盘点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3885.2 | 申请日: | 2014-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徐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3/00 | 分类号: | A47B63/00;A47B96/02;G06K7/00;G06K19/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盘点 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识别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盘点书架。
背景技术
在图书馆RFID系统中,每本图书上都装有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根据图书馆的管理流程,每隔一段时间需要对所有书架上的图书进行盘点,以盘点是否有图书放错架或者遗失。目前在图书馆多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化的方法进行盘点,因为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往往都很大,因此图书盘点工作成为图书馆日常管理中工作量非常大的一部分。因此,在图书馆盘点图书的流程中,如何采用自动的方法来进行图书盘点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能解决自动对书架隔板上的图书进行盘点的问题,提供一种识别率很高同时对图书馆书架进行大改动的自动图书盘点书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盘点书架,包括N个(N≥1)设置在图书中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用于发送激活信号并读取所述射频识别标签信号的读写器、安装在书架上的用于放置图书的书架隔板以及安装在书架隔板上的天线,所述天线通过射频线缆连接到读写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安装在图书书脊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有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的图书的书脊与所述书架隔板垂直。
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为独立安装在书架隔板上的天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书架隔板为金属隔板,所述天线为在书架隔板上开设缝隙形成的金属缝隙天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书架为金属书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盘点书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将书架隔板直接做成天线或者在书架隔板上单独安装天线,可以保证读写器对书架隔板上的图书电子标签的完整读取,同时由于图书电子标签与书架隔板上的天线成垂直状态,可以避免一个隔板上的天线误读到其它层架上的图书,在保证图书读取成功率的前提下,避免对其它图书的误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结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盘点书架实施例中,该智能盘点书架包括图书1、安装在图书1的书脊内的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安装在书架上的书架隔板3、书架隔板3上设置天线4,天线4通过射频电缆5连接到读写器6上。其中,为简便起见,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只示出一个,在实际使用中,该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通常是位于不同图书书脊上的多个标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安装在图书1的书脊中,图书1是紧密排列的,图书1垂直放置在书架隔板3上,与书架隔板3直接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下,被识别图书1垂直放在书架隔板3上,书架和书架隔板均为金属制成,书架隔板3安装在金属书架上,多本图书紧密排列,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安装在图书1的书脊中,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安装在书脊靠近隔板3的位置,通过在金属书架隔板3上开缝隙的方式形成天线4,该天线4通过射频电缆5直接连接到读写器6上。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为远望谷XC-TF8102-B-C12型电子标签,射频识别电子标签2采用双面不干胶粘附图书1的书脊中。书架隔板3的长、宽、高分别为840mm、220mm、19mm,图书1直接放置在书架隔板3的天线4上方,缝隙天线4直接连接到远望谷XC-RF807读写器上。读写器6通过书架隔板3上的天线4和射频电缆5就可以顺利读取到图书内的电子标签2的信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3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