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4189.3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魏达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42 | 分类号: | B02C4/42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压机 减速 损伤 拆卸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釉电位器,尤其涉及一种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传统辊压机减速机为行星减速机,其与辊压机挤压辊的连结方式为:胀套过盈连接;具体连接方式是:减速机输出轴为薄壁空心状态,通过间隙配合挂在辊压机挤压辊的轴头,并经缩紧盘锁紧进而传递扭矩。传统的辊压机减速机拆卸结构如图1所示,其不足之处在于:
a、装配过程比较麻烦,不好控制装配精度;
b、在辊压机运行过程中,结合面容易产生相对滑动,从而拉伤挤压辊轴头和减速机输出轴空心套;
c、拆卸过程困难,容易损伤挤压辊结合面,有的使用现场由于连接面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使减速机空心套和挤压辊轴头产生粘连,拆卸困难,甚至采用气割才能拆卸下来,不仅维修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影响生产。
传统辊压机在更换轴承和减速机维修时,需要拆卸减速机,拆卸时间一般需要两天,如果挤压辊与减速机空心套产生相对滑动,造成粘连,有时候还需要气割拆卸甚至需要四五天时间,且减速机空心套拉伤后需返回专业厂家进行维修,若是气割拆卸还要重新制作更换空心套,重新安装也需要一天半,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影响生产。传统辊压机减速机与挤压辊的连接方式,安装过程繁琐,运行过程中如果维护工作不到位,减速机空心套容易出现打滑,空心套与辊轴接合面会出现胶合、错位现象,甚至会出现金属间的粘合,造成拆卸困难,影响水泥厂的生产,降低了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辊压机减速机与挤压辊的连接方式安装过程繁琐,减速机空心套容易出现打滑,且拆卸过程困难等问题。
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它包括减速机输出轴与辊压机挤压辊轴头,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为实心轴,在所述辊压机挤压辊轴头上设有过渡法兰盘,所述过渡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在减速机输出轴上,在所述螺栓两端还分别设有螺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过渡法兰盘左端以及辊压机挤压辊轴头的右端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键槽,在所述过渡法兰盘上的键槽与辊压机挤压辊轴头上的键槽组合而成的整体键槽中安装有键,且该过渡法兰盘与辊压机挤压辊轴头还通过螺钉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键为平键,所述键槽为与平键相配合的矩形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过渡法兰盘左端设有与辊压机挤压辊轴头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过渡法兰盘上的键槽位于该凹槽底部,所述辊压机挤压辊轴头安装在过渡法兰盘的凹槽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过渡法兰盘右端设有止口凸台,在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左端设有与止口凸台相配合的止口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止口槽的深度大于止口凸台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速机输出轴为左大右小的锥形结构,在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的左端设有与过渡法兰盘相配合的支耳,所述支耳与减速机输出轴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采用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后,维修拆卸时间可缩短至半天,且不损伤辊压机挤压辊轴头和减速机输出轴,安装时间也缩短至半天,因此极大地节约了维修和安装时间,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辊压机减速机拆卸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
1—辊压机挤压辊轴头,2—过渡法兰盘,3—螺栓,4—支耳,5—螺帽,6—减速机输出轴,7—键,8—螺钉,9—止口凸台,10—止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辊压机减速机无损伤拆卸结构,它包括减速机输出轴6与辊压机挤压辊轴头1。所述减速机输出轴6为实心轴,该实心轴结构的减速机输出轴6相较传统的空心轴结构可提高减速机输出轴6的强度。所述减速机输出轴6为左大右小的锥形结构,该减速机输出轴6的右端连接在减速机机体上,该减速机输出轴6的左端为自由端,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光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41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缓存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