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级阶梯双筛网除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026.7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2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峰;李民菁;朱红龙;李少帅;李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00 | 分类号: | B07B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严艳丽 |
地址: | 45247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级 阶梯 筛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土矿浮选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级阶梯双筛网除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三阶梯微泡自循环浮选机进行铝土矿浮选时,矿浆杂物堵塞浮选机矿化器一直是影响生产稳定运行的主要难题。为了除去原矿浆中的杂物,减少后续矿化器的堵塞,通常在原矿浆搅拌槽前设置有除杂箱,但这种除杂箱箱体底部为平底,易出现沉砂,导致除杂箱经常出现冒料或出料管道堵塞等现象,物料输送流量不稳定;高速矿浆流对除杂箱底部冲击较大,底板磨损严重,易出现漏料,补焊困难;除杂箱中只设有一层筛网,筛网取出清理时,部分杂物易进入浮选系统,筛网尺寸单一,除杂效果较差,未能有效解决浮选机矿化器堵塞问题,造成矿化器检修工作量大,浮选机液面波动大,生产指标差,严重时甚至造成停产。因此,如何保证矿浆除杂箱的通畅,且能够方便有效的除去矿浆中的杂物,是保证铝土矿浮选工艺正常平稳运行的关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三级阶梯双筛网除杂装置,可有效解决矿浆输送不通畅,易沉砂,除杂效果差,筛网不易更换,杂物堵塞矿化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除杂箱、入料管、卡槽、筛网、耐磨衬板和出料管,除杂箱上方有下端伸进除杂箱的入料管,除杂箱的底部为倾斜的斜面,斜面上垫有耐磨衬板,耐磨衬板的下端阻挡有固定在斜面上、和除杂箱前后两侧内壁相连接的挡板,入料管的下端和耐磨衬板之间有间隙,出料管置于除杂箱最低处的侧壁上和入料管相对应,入料管靠出料管的一侧有置于除杂箱前后两侧内壁上的卡槽,卡槽由自入料方向向出料方向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构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分别装有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靠出料管的一侧下部有固定在耐磨衬板上的筛网挡板,除杂箱底部的斜面与水平夹角为20°,构成除杂装置,3个除杂装置自上向下呈阶梯状排列,每两个相邻的除杂装置的入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构成三级阶梯双筛网除杂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矿浆输送通畅,筛网更换方便,能够有效除去矿浆中的杂物,是矿浆除杂装置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杂箱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除杂箱、入料管、卡槽、筛网、耐磨衬板和出料管,除杂箱1上方有下端伸进除杂箱的入料管4,除杂箱1的底部为倾斜的斜面2,斜面上垫有耐磨衬板12,耐磨衬板的下端阻挡有固定在斜面上、和除杂箱前后两侧内壁相连接的挡板11,入料管4的下端和耐磨衬板12之间有间隙,出料管3置于除杂箱1最低处的侧壁上和入料管相对应,入料管靠出料管的一侧有置于除杂箱前后两侧内壁上的卡槽,卡槽由自入料方向向出料方向排列的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构成,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分别装有第一筛网8和第二筛网9,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靠出料管的一侧下部有固定在耐磨衬板上的筛网挡板10,除杂箱底部的斜面与水平夹角为20°,构成除杂装置,3个除杂装置自上向下呈阶梯状排列,每两个相邻的除杂装置的入料管和出料管相连通,构成三级阶梯双筛网除杂装置。
所述的除杂箱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上表面的两端与两侧面垂直连接。
所述的入料管4经装在除杂箱顶部的支撑板5固定在除杂箱1上。
所述的入料管4和出料管3的下端口部均弯曲向下。
所述的第一卡槽6和第二卡槽7均是由两条10mm宽的钢条焊接在除杂箱内壁上构成的凹槽。
所述的筛网挡板10和挡板11均是由10mm宽的钢条构成长方形。
所述的耐磨衬板12是由钢板制成的长1000mm,宽750mm,厚6mm的长方形。
所述的挡板11和出料管的上口部之间有空隙。
所述的3个除杂装置的结构相同,自上向下呈45°斜线排列的3个除杂装置的体积呈渐增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大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0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线分体麦克风主体
- 下一篇:本奈特骨折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