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05366.X | 申请日: | 2014-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袁安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46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受 弯矩 谐波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谐波减速器领域,特指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主要由三个基本构件组成:带有内齿圈的刚轮;带有外齿圈的柔轮以及波发生器。作为减速器使用时,通常采用波发生器主动(输入)、刚轮固定、柔轮输出形式,波发生器是一个杆状部件,其两端装有滚动轴承构成滚轮,与柔轮的内壁通过柔性轴承相互压紧。柔轮为可产生较大弹性变形的薄壁齿轮。波发生器是使柔轮产生可控弹性变形的构件,当波发生器装入柔轮后,通过柔性轴承迫使柔轮的剖面由原先的圆形变成异性曲面,其长轴两端附近的齿与刚轮的齿完全啮合,而短轴两端附近的齿则与刚轮完全脱开。周长上其他区段的齿处于啮合和脱离的过渡状态。当波发生器连续转动时,柔轮的变形不断改变,使柔轮与刚轮的啮合状态也不断改变,由啮入、啮合、啮出、脱开、再啮入,周而复始地进行,从而实现柔轮相对刚轮沿波发生器相反方向的缓慢旋转。
而谐波减速器在受力方面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它不能承受弯矩,这样在很多需要承受弯矩的场合无法使用谐波减速器,因此,本发明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研发出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拓宽了谐波减速器的使用场合。
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发生器、柔轮、刚轮,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固定在一起,下壳体设置在负载板中,且下壳体与负载板之间还设置有负载轴承;所述刚轮固定在下壳体内,所述柔轮容纳在下壳体中,发生器设置柔轮中央且从上壳体中贯穿而出,柔轮与发生器之间还设置有柔性轴承。
进一步,所述的负载轴承有两个。
进一步,所述柔轮与下壳体之间还设置有柔轮轴承。
进一步,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与发生器之间设置有发生器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在柔轮的输出端同时连接有负载板,负载板与负载相连,负载板通过负载轴承支撑在壳体上,利用负载轴承,将负载上的弯矩传递到壳体上,而柔轮仍然只承受扭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上壳体1,下壳体2,发生器3,柔轮4,刚轮5,负载板6,
负载轴承7,柔性轴承8,柔轮轴承9,发生器轴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能承受弯矩的谐波减速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发生器3、柔轮4、刚轮5,其中上壳体1为圆形的半封闭结构,下壳体2为平板式结构,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固定在一起形成封闭腔体,下壳体2外表面为阶梯型结构,下壳体2半径较小的部分嵌合在负载板6中,且下壳体2与负载板6之间设置有两个负载轴承7,负载轴承7将负载上的弯矩传递到壳体上,对柔轮4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刚轮5用螺栓固定在下壳体2的阶梯内壁上,所述柔轮4容纳在下壳体2中,而柔轮4中央的发生器3从上壳体1中贯穿而出,柔轮4与发生器3之间设置有柔性轴承8,柔性轴承8起到动力传递作用;柔轮4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柔轮轴承9,柔轮轴承9对柔轮4起到支撑作用;上壳体1或下壳体2与发生器之间设置有发生器轴承10,发生器轴承10可以减少上壳体1或下壳体2与发生器之间的摩擦。
动力从发生器输入,发生器带动柔性轴承8旋转,利用谐波原理,迫使柔轮4旋转,达到减速器的目的。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来福谐波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合式传动机构
- 下一篇:双向调节式多层磁流变弹性体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