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院建筑公共空间吸声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505533.0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公告)号: CN204023827U 公开(公告)日: 2014-12-17
发明(设计)人: 秦鑫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99 分类号: E04B1/99;E04B1/82;E04H3/08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船大专利事务所 23201 代理人: 张贵丰
地址: 150022 黑龙江***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医院 建筑 公共 空间 吸声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吸声式建筑物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综合医院门诊部候诊区的吸声式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针对医院建筑公共空间进行吸声研究,考虑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实用新型主要以综合医院候诊区为研究对象。目前,医院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医院内噪声会使医患心理上感到烦躁、紧张、情绪低落。生理上则会出现血压升高等症状,甚至会加剧某些疾病的发作。从建筑角度来看,医院是由诊室、候诊区等大量功能不同的小空间组成的空间综合体,其中,候诊空间是人员密集并且停留时间长的场所。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对综合医院门诊部候诊区声环境的测试发现:在一个工作日内候诊区背景噪声的平均声压级高于医院门诊空间的其他部位。医院建筑在做好选址、整体规划布局以及处理好建筑隔声的基础上,针对候诊区进行特定的吸声设计,可以实现降低噪声,创造良好的候诊声环境,减轻噪声对医患身心的不良影响。

铺设吸声材料提高建筑物的吸声效果是常用技术手段,例如在一些音乐厅、会议室等建筑物的墙壁、天棚等部位均铺设吸声材料,以确保其音响效果。但是医院的候诊区等公共空间通常是一种呈U型或L型的敞开式空间。U型候诊区三面封闭,一面开敞向走廊;而L型候诊区则两面封闭,另外两面开敞向走廊。U型和L型候诊区平面和剖面都是矩形。对这种一面或两面敞开的空间,如果也是在所有的墙壁和天棚上都铺设吸声材料,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也难达到理想的吸声、保证整个声场声压级分布均匀、实现在候诊区不同位置的收听效果基本相同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场声压级分布均匀、不同位置的收听效果基本相同的医院建筑公共空间吸声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结构为:包括由前墙、左侧墙、右侧墙、顶棚和地面围成的U型候诊区,在前墙和顶棚上铺设有吸声材料层。

所述的吸声材料层是由金属穿孔板和矿棉组成的复合层。

所述的吸声材料层是铝蜂窝穿孔吸声板。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结构为:包括由第一侧墙、第二侧墙、顶棚和地面围成的L型候诊区,在顶棚上铺设有吸声材料层。

所述的吸声材料层是由金属穿孔板和矿棉组成的复合层。

所述的吸声材料层是铝蜂窝穿孔吸声板。

为了解决候诊区背景噪声超标,语言清晰度差,混响时间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通过选定的部位布置吸声材料实现吸收候诊区内从低频到高频背景噪声,达到控制候诊区中频(500~1000Hz)混响时间T60在1.0s(允许有0.1s的浮动范围)。该技术方案经济合理,取材方便,整个布置无毒、无害、无刺激性,不会对医患产生不利影响。

现代综合医院候诊区适宜的形式是U型和L型,U型和L型候诊区平面和剖面都是矩形。U型候诊区三面封闭,一面开敞向走廊;而L型候诊区则两面封闭,另外两面开敞向走廊,这两种候诊区空间长、宽、高尺寸差距不大,它不属于长空间、扁平空间等特殊空间形式。在U型候诊区顶棚和前墙或者L型候诊区的顶棚布置选定的吸声材料,能够实现U型或L型候诊区内各个测点,接近水平状态声压级SPL分布,保证了整个声场声压级分布较为均匀,实现了在候诊区不同位置的收听效果基本相同;语言清晰度指标D50在0.7以上,各测点语言传输指数STI数值取值全都分布在[0.75,0.8]范围内,确保了候诊区高的语言清晰程度。在实际吸声布置过程中,吸声材料推荐采用金属穿孔板后填充矿棉、以及铝蜂窝穿孔吸声板等吸声材料或结构,它们具有无毒、无刺激性,易于维护和清洁,防潮和防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代综合医院候诊区背景噪声过高、混响时间过长等声环境存在的问题,避免长期高分贝噪声对医患身心以及对语言交流方面的不利影响。同时,该方案把吸声材料主要布置在顶棚,吸声层不易遭到破坏,吸声效果能够得到长期保持。

附图说明

图1是U型候诊区平面图。

图2是U型候诊区I-I剖面图。

图3是L型候诊区平面图。

图4是L型候诊区Ⅱ-Ⅱ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的描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05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